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2007年至2008年粮价飙涨一年后,新华网上江涌一篇对世界粮食市场进行考察的报道,就体现了其对国际经济变化新动向的洞察。
直面世界粮食危机:一场“沉默的海啸”
不期而至
当前,一场“沉默的海啸”
不期而至,这就是世界粮食危机。
成因复杂的粮食危机应和着美元危机、资源危机与次贷危机,正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秩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近年来,由于世界粮食生产量低于消费量,不足的供给不断消耗着粮食库存,导致库存不断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能满足50多天世界消费。
不过,也有国际粮食专家认为,衡量粮食安全的储存—消费比率,20062007年度为20.7%,预计20072008年度为19.2%,均高于18%的安全警戒线,因此断言当前的粮食危机源于高粮价导致的恐慌,而并非真正的粮食短缺。
无论恐慌也好,短缺也罢,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5—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普遍暴涨了一倍,有的地方甚至涨了两倍,今年以来上涨势头更加迅猛。
经济学家使用“农业通胀”
(agflation)新概念,来描述多年未见的农产品持久、普遍、大幅上涨这一现象。
……
综合因素“造就”
粮食危机
当前世界粮食危机成因复杂,除了多种供给与需求因素外,还有粮食市场的人为操纵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等。
粮食供给总体相对稳定,但影响供给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
首先,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使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日趋联动。
油价上涨导致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相关运输费用提高,从而抬高食品生产成本与售价。
其次,气候变化尽管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不应是此次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气候或天气这一变量早已成为农业、粮食市场的一个常量。
就世界经验来看,气候或天气导致粮食产量变化的上下幅度不过1%至2%。
再次,忽视粮食生产与储备。
农业比较收益较低,粮食种植则更低。
因此,在追逐高利润动机的驱使下,很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忽视粮食生产与储备。
印度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耕地,气候条件优越,“绿色革命”
曾使印度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粮食自给有余、储备充足。
但正是由于长年丰衣足食而忽视粮食生产与储备,导致近年来印度粮食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要。
严峻的现实使印度政府认识到,粮食生产低迷“已经严重威胁到印度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粮食安全甚至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安全对印度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重要。”
……
粮食市场的操纵与危机的心理预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