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前后三次造访老银杏其实都是为了访这树上的故事。
二
老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毋忘在莒”
。
这个成语知道得人不多,其意,类似“卧薪尝胆”
。
但有一个人对这句话刻骨铭心,他就是蒋介石。
蒋败退到台湾后总想反攻大陆,前几年开口闭口都说:“毋忘在莒,毋忘在莒!”
并且把反攻的军演代号命名为“莒光”
。
部队名“莒光部队。”
到晚年台独露头,他以国家统一为重,乡愁盖过了旧仇,“毋忘在莒”
的含意也渐成“难忘大陆”
。
时国共双方已在秘密和谈中,蒋的养老定居地也已有眉目。
惜“文革”
事起,蒋未能“回莒”
,终成遗憾。
“毋忘在莒”
恐怕是中国最老的一个成语。
莒国的存在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那时还没有纸张,秦始皇也还没有统一文字,当时人们要写这四个字还得用刀刻在木片上。
你就知道这个故事,连同这讲故事的老银杏的辈分有多老了,它至少够得上中国最古老的成语之一吧。
在公元前一〇四六年周武王得天下后,首先分封他的两个得力功臣。
分姜子牙的家族到齐国,国都临淄;分自己家的人周公到鲁国,国都曲阜。
未有齐、鲁之前这里已有一个小国莒国,国都在现在的莒县。
这三国基本占据了现在的山东,比汉末的魏、蜀、吴还早八百多年,就演了一部春秋版的“三国演义”
。
开初,齐、鲁仍按臣子之礼,友好事周,后来对外用兵争霸,对内阴谋夺权,早不把天子权威放在眼里。
什么丑事、坏事都干了出来。
公元前六八六年,齐国正是荒唐无道的襄公掌权,杀了来访的鲁桓公,**其夫人(此女还是他的同父异母妹),他随意杀戮,臣又反过来弑君,襄公死,国内一团混乱。
当时襄公有两个儿子正避乱在外,老大公子纠,由他的老师管仲监护着流亡鲁国;弟弟公子小白由老师鲍叔牙监护着流亡莒国。
襄公死亡的消息传来,两个人就争着回国去抢班夺权。
这鲍叔牙与管仲本来也是好友,但这时都各为其主算尽机关。
管仲对纠说,莒国离齐近,鲁国离齐远,这样赶路我们一定会落在后头。
不如我率轻骑先行去截杀小白,公子随后赶来。
纠点头称是。
管仲说罢翻身上马,带数骑急行。
约行一日,来到莒国城外的银杏树下。
他知道这是通往齐都的必经大道,先派人打问是否有人马走过,又细察沿途马迹车痕,判断小白还未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