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在祖国各地旅行,常常惊异于佛教信仰的力量和他们表达信仰的手段。
他们将云冈、敦煌的山挖空造佛,将乐山一座石山改造成坐佛,将大足一条山沟里刻满佛,现在又在泰山的一条河沟里刻满了佛经。
那些石窟是要修几百年经几代人才能完成的。
这部经文呢?每字半米见方,入石三分,字体古朴苍劲。
我想虽用不了几百年,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在这坚硬的花岗石上一天也未必能刻出一两个字。
中国的书有写在竹简上的,写在帛上、纸上的,今天我却看到一部名副其实的石头书。
我在这本大书上轻轻漫步,生怕碰损它那已历经千年风雨的页面。
我低头看那一横一竖,好像是一座古建筑的梁柱,又像古战场的剑戟,或者出土的青铜器。
我慢慢地跪下轻轻抚摸这一点一捺,又舒展身子躺在这页大书上,仰天遐想。
四周是松柏合围的山谷,头上蓝天白云如一天井,泉水从旁边滑过,水纹下映出“清音流水”
四个大字。
我感到一种无限的满足。
一般人登泰山多是在山顶上坐等日出,大概很少有人能到这偏僻深沟里的石书上睡一会儿的。
躺在书上就想起赫尔岑有一句关于书的名言:“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
泰山就是我们的先人传给后人的一本巨书。
造物者造了这样一座山,这样既雄伟又秀丽的山体,又特意在草木流水间布了许多青石。
人们就在这石上填刻自己的思想,一代一代,传到现在。
人与自然就这样合作完成了一件杰作。
难怪泰山是民族的象征,她身上寄托着多少代人的理想、情感与思考啊。
虽然有些已经过时,也许还有点陈腐,但却是这样的真实。
这座石与木组成的大山对创造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有特殊贡献的。
谁敢说这历代无数的登山者中,没有人在这里顿悟灵感而成其大业的呢?
天将黑了,我们又匆匆下到泰安城里看了岱宗庙。
这庙和北京的故宫一个格式,只是高度低了三砖。
可见皇帝对岱神的尊敬。
庙中又有许多碑刻资料、塑像、壁画、古木、大殿,这些都是泰山的注脚。
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庙是供神来住的,而神从来都是人创造的。
岱岳之神则是我们的祖先,点点滴滴倾注自己的信念于泰山这个载体,积数千年之功而终于成就的。
他不是寺院里的观音,更不是村口庙里的土地、锅台上的灶君,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
我站在岱庙的城楼上,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