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以读正史如《左传》《史记》,可以读小说如《三国演义》,也可以听人说书。
但我们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去读一棵活着的老树。
每次来浮来山,我总要抽一点时间,静静地依偎在这棵老银杏树下,仰望它遮天蔽日的枝叶,抚摸着它青筋暴突的树身,或秋叶飘零,斜风细雨;或月上枝头,河汉茫茫,屏气凝神地听老树胸中发出的历史回声,叫人如醉如痴回肠**气。
历史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像一条地下河流,时隐时现。
有时候丢了,就到书上去找,正史上没有,还可找野史;有时丢了,就到地下去找,专门有一行叫考古;有时丢了,还可到树上去找,树上有一部中国史。
因为连我们人类自己都是从树上走下来的。
那古树上下,总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事过留痕。
我总觉得,树与人是平等的,它和我们一起创造历史,记录历史。
所不同的是,它远比我们长寿,在文字、文物之外可以为我们存留一部活的人文史。
像这棵老银杏,能在三千时间的跨度内,活生生地为我们展示一幕幕的善恶人生、复杂人性,全球范围也不多见。
莒县在春秋时名莒国,它立国八百年,在正史上留下的痕迹并不太多。
但是,国不怕小,有树则灵;史不怕绝,树在则存。
一树可以传国,可以记史,可以延续国脉。
莒国在公元前三四三年被齐国灭掉,所幸有这棵老银杏在,至今还用它那三千年前的鲜活根系,输送着古代文明的新鲜乳汁。
听说当地发展旅游正在恢复莒国古城,最好的坐标就是这棵春秋老银杏。
国外当然有古树,但没有我们中华民族这样完整的不断线的历史可记;国内某一个地区当然也有完整的人文历史,但要找一棵足够长寿的树静候一旁,不讳不藏,不漏不欺,直书国史,也不容易。
其它长寿树也是有的,如松、柏、槐就是。
但松多藏于丛山峻岭,避世自养,不问烟火;柏多在庙宇陵园之中,记些神鬼之事;槐则立于村头路旁,耳中多是些爱情男女。
只有银杏,长寿古老,号称树中化石。
它生于民间,长于庙堂,身挺如旗,叶灿若金,华贵巍峨,飘飘云端。
这是一种天生的记功树、荣辱榜,是林中之华表,树中之《史记》。
是典型的“人文古树”
,几乎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在春秋战国的无数个国家中,这莒国本是一个湮灭已久的小国,而山上的一株老树却能始终自尽义务,替它的邻居齐鲁大国,替整个春秋战国,保存着一段远去的历史,这是我们应该向它致敬的。
赞曰:
大哉银杏,华表之木。
雄枝接天,盘根通古。
叶灿如金,果垂银珠。
天眼长开,俯察万物。
善恶有报,以身直书。
民族图腾,国之谤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