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让我修行,说怎么都行,就是不许剃发。”
老妇人指指自己稀疏的白发,一再解释。
“香火好吗?”
“哪有什么香火?你不请,人就不进来。”
我看一眼院子,有水井、桶杖之类,可想她一人生活的艰难。
同行的两位女同志欷歔不已,我也心中悒悒。
下山时我便更留意街上的情景。
整个山镇全是些大大小小的取了各种名字的庙庵、精舍、茅棚。
许多还是新盖的,墙都刷成刺目的白色或黄色,门口贴副带佛味的对联,大门内供尊佛像,隐约香烟缭绕。
原来这里的人世代以佛为生,人家竟以佛事相传。
过一中等“精舍”
,一着僧衣者立于门前与人闲话。
我稍一搭讪,他便热烈地介绍开来。
原来这大大小小的庙庵全山竟有七百多家,有的是正规管理的庙,而绝大部分都是起个名字就称佛,摆台香炉就迎客的“私”
庙。
宛如城里人,将自己临街的门窗打开,就是个小店。
下山后我在招待所里谈及此事,一位当地人说:“嘿!
你还不知道,有的干脆就是两口子,白天男人穿上僧衣,女人穿上尼姑服,各摆一个功德箱,晚上并床睡觉,打开箱子数钱。”
我一时语塞,不由联想起刚才那老妇人一再自我表白“儿子不让我削发”
,大约怕我们以之为假。
第二天一早,我们即去拜谒这山上的名刹祗园寺。
一进庙,见和尚们匆匆奔走,如有军情。
一队老僧身披袈裟折入大雄宝殿,几个年轻一点的跑前跑后,就像我们地方上在开什么大会或者搞什么庆典。
更奇怪的是一些俗民男女也匆匆进入一个客堂,片刻后又出来,男的油发革履之间裹一件僧袍,女的则缠一袭尼衣,唯露朱唇金坠和高跟皮鞋,僧俗各众进入大雄宝殿后,前僧后俗站成数排。
只见前侧一执棒老僧击木鱼数下,殿内便经声四起,嗡嗡如隐雷。
那些披了僧袍尼衣的俗民便也两手合十跟着动嘴唇。
大殿两侧有条凳,是专为我们这些更俗一些的旁观游客准备的。
我拣条凳子坐下,同凳还有两位中年妇女。
一位妇人掩不住地激动,怯生生又急慌慌地拉着那位同伴要去入列诵经,那一位却挣开她的手不去。
要去的这位回望一眼佛友,又睁大眼睛扫视一下这神秘、庄严又有几分恐惧的殿堂,三宝大佛端身坐在半空,双目微睁,俯瞰人间。
她终于经不住这种压力,提起宽大的尼袍,加入了那二等诵经的行列。
我便挪动一下身子,乘机与留下的这位聊了起来。
我说:“你为什么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