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他也确实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对方。
但上位者总是容易忽略一些小人物。
大才自己确实投诚了,可他们身边难免有一些仆从是心向故国的。
哪怕这些仆从自己得不到太多的消息,在楚国的支持下向外继续扩张势力、拉拢其他大臣,也不算太难。
楚国就是借着这些人,依然获得了不少秦国的重要消息。
这种事情但凡换到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显得很离谱,但是在先秦时期就很正常。
这里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大家都是很现实的人。
堂堂一国丞相,送点金银财宝就能让对方帮忙向王上进谗言,你敢信?还有什么派个人游说相国“王上宠爱大将军更甚于您”
,就能让相国反手坑死大将军。
以及两个国家的国相都想打某国,担心自家王上不答应,于是私底下密谈。
回去之后忽悠王上说出五万人就能打,等到一共十万的人派出去发现打不过也不要紧。
反正打都打了,王上还能不继续增派兵马吗?
先秦时期的人才确实很有本事,但是坑起老板来也是眼珠子不眨一下的。
对付这些人,就不能太和他们打成一片。
要么保持作为王上的威严,让底下人不敢搞小动作,比如始皇那样。
要么就是直接不当人,不给下属坑自己的机会,要坑也是自己坑他们,比如刘彻这样。
李世民就是吃了太信任别人的亏。
所以灭完六国之后,他又一次栽进了
同一个坑里。
当时大秦朝堂上老调重弹,提议分封诸位公子。
分封公子不是重点,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分封功臣。
就像西周开国时给姜子牙分封齐地那样,灭六国的功臣们谁不想当诸侯呢?
李世民或许对于那些非长孙皇后所出的儿女们没有太多的偏爱,但是面对跟着自己出生入死一起征战沙场的武将,他很难冷得下心来。
可李世民也知道,诸侯国的权利太大了,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就不好处理。
所以李世民选择了折中的方案。
封地可以给,但是只给食邑,不给超过中央的权利。
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基本上封国内部不受中央管辖,只听诸侯王的话。
然而李世民却规定诸侯王只在封地有一定的特权,不能越过中央。
这样的封地乍一看似乎问题不大,但不是所有功臣都通情达理的。
有些人觉得能多个封地总比没有好,大秦的爵位无法世袭,封地好歹可以传承下去呢。
也有人恃才傲物,对此不满。
他们认为凭什么当初跟着姬发打天下的臣子可以成为一手遮天的诸侯,他们却不行?
知足的人总是少数,有的人你对他再好,他也会因为一些小事在心里埋怨你。
很遗憾的是,这时的李世民还没有经历过来自侯君集的-->>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