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邦和他的布衣兄弟们
banner"
>
刘邦在建立大汉江山这条路上,有很多开国元勋,实际上,这些人的出身都和刘邦一样——一介布衣,要么是县府小吏,要么是市井小贩,但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刘邦恐难成大业,从沛县起兵一路厥功至伟,他们见证了刘邦从一名小小的亭长到大汉天子,他们自己也成为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那么,他们都是哪些人呢,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助刘邦成就大业的第一人,当数萧何,在刘邦经常“犯事”
的岁月里,无不是萧何替其解决后患,他无疑是刘邦及其家人的恩人。
萧何何许人也?
萧何,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思维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
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
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其中有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的父亲),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
尤其是对刘邦,感情更不一般。
他见刘邦器宇轩昂,风骨不凡,谈吐也有别于众人,是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袒护他。
在刘邦初次起兵沛县、西进灭秦乃至巩固汉室的路上,萧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萧何天生具备王佐之才,管家天赋。
且性格内敛、自持、严谨、周密,再说萧何为相后,正是他的性格、思维,使他能够平安度过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涯,做到了“位冠群臣,声施于后”
,最终寿终正寝。
从某种程度上说,萧何是中国古今贤相第一人,两千多年来,多少能人死于帝王促狭的刀下,无数贤臣都被后人发现了隐藏极深的“小问题”
来。
至今,我们却无法找到萧何身上一星半点的瑕疵。
他为官恭谨勤勉,政绩卓著;居家清贫素朴,少有是非。
人生仕途端庄清净至于此,臻于完美了。
其次是曹参。
曹参,字敬伯,汉族,泗水沛是(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
之称。
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未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
《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曹参这样评价:相国曹参攻城略地、野外作战的功绩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是因为他与淮阴侯韩信在一起。
因而等到韩信被消灭,按各位诸侯成就的战功来封赏时,唯独曹参战功最卓著。
曹参身为汉朝的相国,力主清静无为,最合乎治理国家的准则。
而百姓们在遭受秦朝的严刑酷法后,是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天下的人都称赞曹参的美德。
再说樊哙。
樊哙是西汉开国元勋,著名的军事统帅。
他出身寒微,早年从事屠宰行业。
后来跟随刘邦起兵,经历了反秦战争、楚汉争霸,最终协助刘邦定鼎天下。
刘邦好吃肉,也因为吃肉刘邦结识了樊哙这位屠狗的屠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