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平的计策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买通项羽旗下的一些士兵,叫他们大肆宣传说范增、钟离昧和龙苴想要去投奔刘邦出卖项羽。
也许一两个人说还无所谓,说的人多了项羽也就开始认真起来,觉得范增可能真的有这种想法。
紧接着,陈平趁热打铁,继续下一个步骤,当项羽的使者去到刘邦那里时,陈平准备了好酒好菜,正要吃饭之际,陈平突然说:“欢迎亚父的使者前来我们这里。”
项羽的使者听到这句话,一脸蒙圈,连忙解释道:“我是项王派来的使者,而不是亚父的使者。”
听使者这样说完,陈平立即摆脸色,并且叫人把好酒好菜都撤走,拿上来一些残羹剩饭招待使者。
陈平在一旁理都不理使者。
使者生气地直接离开,回去禀报项羽:“亚父一定是与刘邦有染,我去到刘邦那里,一开始他们以为我是亚父派去的使者,就大鱼大肉招待我,我一说是项王您的使者,他们就把大鱼大肉拿走,换成残羹剩饭。”
项羽一听居然有这种事情,明显是范增已经和刘邦有染,自己要是再不警觉一点,恐怕自己就危险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段精彩的离间计是这样描述的:
(项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从此之后,项羽在谈论重要事情的时候,都刻意回避范增,担心被范增知道,而范增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明白项羽已经对自己产生怀疑,范增明白项羽的性格,跟他解释毫无用处,于是请辞回家养老去了,项羽听说后没有丝毫挽留,范增悲伤离去,后来含恨逝去。
自此之后,项羽彻底失去能够跟自己说真话、出主意的人了,这也就意味着,项羽距离失败已经越来越近了。
原本十分低级的一个离间计,很容易就能发现,为何项羽还会上当呢?实际上这就跟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平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能够想出那个离间之计,而是在于陈平能够从一些细节中洞察到项羽与范增之间微妙的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观察能力,让陈平在后来的人生中,总能化险为夷。
范增一死,项羽痛定思痛,一鼓作气,将刘邦逼得无路可退。
此时,刘邦的部下纪信又献计说:“臣可以化装成大王的样子,诓骗楚军,大王乘机暗中出城。”
“那怎么行,项羽见到你,一看不是我,还不得杀了你。”
刘邦说。
“大王,您就别考虑那么多了。
自从认识您以来,您对我恩重如山,有时冒犯了您,也不加罪,我情愿为您一死。
我,普通官兵一个,而您,是一方首领,汉军不能没有您,关中百姓不能没有您,天下人都期待着您能一统八方。
以小人一命,而换来汉军之福,天下百姓之福,我虽死何憾!”
纪信大义凛然地说。
纪信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几年前的一个故事说起:刘邦刚入咸阳的时候,纪信和几个朋友到大街上闲逛,秦国刚投降过来的官员把他错当成了刘邦,硬要请到城里最好的馆子里撮一顿。
纪信觉得好玩,就没有说破,而是和几个朋友一块儿跟人去了,人家问什么,他支支吾吾不置可否。
这样的事当然纸包不住火,很快就传了出去,刘邦的手下拿着纪信就要治罪。
刘邦知道后,说:“将此人带上来看看。”
刘邦一见纪信,发现长得还真有点像自己,刘邦从前也是爱开玩笑的,便说:“你小子也够大胆的,要是我媳妇来了,你可不能再冒充了。”
转头对手下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放了他吧。”
纪信深感刘邦不杀之恩,以后在军中一直很卖力,慢慢做到了副将军,还是刘邦少有几个能说笑打趣的人之一。
此时刘邦看到纪信要替自己去死,自然很感动,但又觉得人都是一命,何苦为了自己让别人受累。
因此,他坚决不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