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百废待兴的汉朝
banner"
>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就何处定都的问题,他与臣子们有了分歧,一位叫娄敬的大臣劝刘邦说:“都关中。”
刘邦尚对此心有疑虑。
左右的大臣都是关东地区的人,多数劝刘邦定都洛阳,他们说周朝定都洛阳,拥有天下数百年;秦朝定都关中,到秦二世就灭亡了。
洛阳位居“天下之中”
,便于四面八方的物资供给,而且四周群山环绕,背靠邙山,东有成皋,西有崤函,背对黄河,面向伊水和洛水,土地肥沃,地势险要,形势完固,足以设险守国。
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之说是也。”
于是刘邦当即决定起驾,往西定都关中,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
定都长安后,刘邦就该着手修建宫殿了,但刘邦怎么好意思修建呢?因为秦朝的灭亡就与大肆修建宫殿有关,汉朝这时候要是修建宫殿,不等于自掘坟墓吗?但刘邦的心思萧何怎么能想不到呢?
所以刘邦来未央宫看修建工程的时候,心里虽然喜欢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但嘴上还是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连年战争,成败还不知道,怎么能够大肆修建宫殿呢?刘邦可是知道秦朝的灭亡与劳民伤财有关的。
萧何给了一个很巧妙的回答:“就是因为天下还未安定,才要在此时修建宫殿,况且陛下以四海为家,如不修建得壮丽,怎么能显示您作为天子的威严呢?并且,现在修好宫殿,以后就不用再修建了。”
萧何的解释恰到好处,令刘邦满心欢喜。
不过,刘邦在这一帮开国元勋中算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比较节俭的,这要从他们的出身说起,他从一届莽夫到如今的一国之君,虽曾任泗水亭亭长,但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再说萧何、曹参,也只是县府小吏,樊哙是屠夫,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喂马的车夫,灌婴是个布贩子,其他如陈平、骊食其、骊商、周昌等人也都是贫民,韩信还曾为一日三餐犯愁,而其中出身最好的当属张良,其次是北平侯张苍,做过秦朝的御史,这样的一些“布衣”
组成了一个新的国家,这在以前的历史上是绝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政治模式,后来人们称之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
也正是因为这些王侯将相出身于“布衣”
,才更能体会民生之多艰,他们对百姓的需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虽然大大咧咧,但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另外,在人才选拔和政治上,汉初也采取了更为活跃轻松的方式,这对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是大为有益的。
刘邦称帝后,将士兵都遣散回家。
下令各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
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他又连下二诏,布告天下,朝廷立意要轻徭薄赋。
而各郡国对朝廷贡献过多,于是下诏规定数额,并规定进奉日期是每年的十月。
汉初实行的十五税一制,更是轻徭薄赋政策的明显例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