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开始拆解这台昂贵的样机。
从外壳到机架,从传动链条到加热管,从风扇到电路板……他将每一个零件都拆下来,清洗干净,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像一具被法医解剖完毕的尸体。
整整一个月,他就住在了厂房里。
白天,他测量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公差、材质;晚上,在昏暗的灯泡下,他就着蚊香的味道,用铅笔和三角尺,将这些零件一个个地画成标准的工程图纸。
苏晚晴教给他的制图技巧,在这一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画了整整两大本图纸,每一个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个过程,枯燥、孤独,却也让他对这台机器的理解,达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
他甚至发现了原厂设计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为了美观而过于复杂的风道设计,以及为了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的链条材质。
……
华强北的寻宝与山寨的艺术(第四至第五个月)
地点: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及周边的五金街。
图纸有了,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零件,制造第一台属于“启航”
的样机。
刘福生一头扎进了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华强北。
1993年的华强北,还不是后世那个高楼林立的“中国电子第一街”
,它更像一个巨大的、混乱而又充满了活力的电子垃圾场和五金集市。
一个个小小的柜台,像蜂巢一样排列着,柜台后面,坐着一个个精明强干的老板。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1.核心元件的缺失:热收缩包装机的核心,是加热系统和温控系统。
加热管需要能快速升温且寿命长,温控器则需要精准地控制温度曲线。
而这些,在当时的国产元件里,很难找到性能稳定且价格便宜的替代品。
解决:刘福生在赛格电子市场里,像个寻宝的矿工,一家家地问,一个个地看。
他发现了很多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拆机件”
——从报废的进口电器上拆下来的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虽然是二手的,但性能却比全新的国产货还要好,价格也便宜得惊人。
他花了两天时间,从一个专门卖工业拆机件的柜台里,淘到了一批日本产的远红外石英加热管和一批欧姆龙的温控继电器。
老板看他识货,还神秘兮兮地向他推荐了一种“好东西”
——从废弃微波炉上拆下来的风扇电机,马力足,噪音小,比市面上的小风扇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刘福生如获至宝,将这些“洋垃圾”
一股脑地买了回去。
2.非标零件的加工难题:除了标准件,机器还需要大量的机架、外壳、传动轴等非标件。
他自己的小车床只能加工一些小零件,大的钣金件和焊接件,必须外发加工。
他找了几家小作坊,但对方要么嫌他的订单量太小(每样只要一件),要么就是做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公差大得离谱。
解决:碰壁多次后,一个作坊的老师傅看他执着,给他指了条明路:“后生仔,想做靓嘢,要去城中村找那些香港师傅。”
原来,当时有很多香港工厂倒闭,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失业后,就在深圳的城中村里,自己开了些小作坊,专门接一些高精度的零活。
他们的手艺,远非本地的“野路子”
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