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血本无归的开始(第一至第三个月)
**地点:**宝安区,石岩镇,一个由废弃养猪场改造而成的工业区。
叶晴的效率很高。
不到一个星期,刘福生就拿到了“启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的营业执照,以及一个面积约三百平米的铁皮厂房的钥匙。
这里与其说是厂房,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铁皮棚子。
夏天,太阳一晒,里面就像个蒸笼,温度能飙到五十度;下雨天,雨点砸在铁皮上,叮叮当当,吵得人脑仁疼。
厂房里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总电闸和几个昏暗的灯泡。
租金倒是便宜得惊人,一个月只要八百块。
刘福生没有抱怨,他把剩下的钱全部取了出来,开始了最艰难的“从零到一”
的过程。
遇到的困难与解决:
1.设备采购的陷阱:造机器,首先得有造机器的机器。
刘福生揣着叶晴给的产品目录和自己脑海中的构想,一头扎进了当时深圳最大的二手机械市场——笋岗仓库。
这里鱼龙混杂,从报废的军工车床到走私的日本电焊机,应有尽有。
他看上了一台成色不错的二手车床和一台钻床,卖主是个油滑的潮汕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是“香港工厂倒闭流出来的正品货”
。
刘福生花了近五千块,兴冲冲地把机器拉回了铁皮屋。
结果一通电,车床的主轴晃动得像得了帕金森,精度差得连个圆柱都车不圆。
他拆开一看,里面好几个关键齿轮都被磨损件替换了。
解决:这是他南下交的第一笔昂贵的学费。
他没有去找老板扯皮,因为他知道没用。
在接下来的三天三夜里,他不眠不休地待在蒸笼般的铁皮屋里。
他把那台破车床大卸八块,每一个零件都清洗、测量、评估。
他利用【记忆】的残余能力,回忆着红星厂里那些德国机床的精密结构,利用【直觉】和自己千锤百炼的手艺,硬是靠着锉刀、磨石和简陋的工具,将磨损的齿轮重新修复、校准,把晃动的主轴重新配重、安装。
当车床再次启动,发出的不再是哀嚎,而是平稳而有力的嗡鸣声时,他整个人已经瘦了一圈,但眼神却亮得吓人。
他不仅修好了机器,更彻底摸透了它的脾气。
2.图纸的缺失与逆向工程:叶晴给他的,只是几本印刷粗糙的产品宣传册,上面只有机器的外观、参数和一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连一张结构图都没有。
他需要从无到有,设计出整台机器。
解决:刘福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一台样机回来拆!
他托叶晴的关系,花了一万二千块的血本,从一个二道贩子手里,买了一台台湾产的“通合牌”
半自动热收缩包装机。
机器拉回来的那天,他像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
他没有急着拆,而是先通上电,买来不同厚度的收缩膜和各种形状的盒子,反复测试机器的性能、速度、加热曲线和风循环路径。
他将所有数据都记在一个本子上。
然后,就是最残酷的“献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