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给张三丰都看乐了,这个年代的大炮,无论填充还是开炮,速度都比杨规的大海龟爬还慢,一般是用来打散大规模兵团和城墙等巨大建筑物的,打他?
他手向前一抚,太极图飞向带队将领,巨大的内力将四尊炮管挤成铁饼,轰隆一声,四门大炮原地炸膛,一众蒙古武官被炸成满地骨头渣子。
等武当众人回过神来时,只见漫山遍野鞑子逃兵,和炸平了一处荒地的废炮,只剩他们的祖师背对山门,立于龟蛇之上,身后太极图迎风流转,如九天神明。
不多时张三丰身子摇晃两下,轰然倒地。
可元军已是吓破了胆,哪怕看见张三丰倒地,哪怕己方还有几千人,也断然不敢回头,反而觉得张三丰累倒,正是逃跑的好机会,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跑路速度更快了。
“师父!”
俞莲舟惊呼一声,武当六侠连忙抢下山去。
俞莲舟把张三丰背起来回山,张三丰低声道:“莲舟,你去找杨规,鞑子所图不小,我担心大头是冲他来的。”
俞莲舟应下,送师父回山后,简单修整一下,就急匆匆下山。
与此同时,杨规和朱元璋也遇到了麻烦。
“朱大哥,鞑子堵住了谷口,咱们出不去啊!”
常遇春灰头土脸,满是焦急地跑过来跟朱元璋说道。
“唉,想不到王保保竟有如此魄力。”
朱元璋也一筹莫展。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朱元璋得了教主之位,资历武功,皆不能服众。
按说明教下属势力应当全部归属教主领导,但现在各大势力反而分崩离析,没人把朱元璋这个新任教主放在眼里。
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虽然还受杨规或张无忌之命多少辅佐朱元璋一番,也是停调不听宣的主儿,至于那些外部势力,李文忠、胡廷瑞等人,干脆直接不理朱元璋,另起炉灶。
朱元璋其实挺开心,真要让他全盘接收这些人马,他心中反而不放心。
他从自己的嫡系开始打起,逐渐做大队伍,也不攻城略地,只是积累人马粮草。
一段时间下来,反而以他的增长最为迅速,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等人地盘虽大,但手下兵将人才,比朱元璋反差得远了。
终于,羽翼丰满的朱元璋开始占领城镇。
朱元璋从滁州开始攻起,先下滁州,再攻和州,一路所向披靡,无人可当,队伍逐渐壮大。
在和州内整肃军纪,徐达以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的标准严格训练要求嫡系,斩了许多关系户,一时间军纪为之一肃。
然而这天下终究不是没有能人,朱元璋率队伍攻打太平、芜湖时,均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对面元军军纪严整,兵刃锐利,士兵的精神面貌与斗志也与之前遇上的鞑子军队不可同日而语。
对面的统帅也根底扎实,无论是临阵指挥,还是随机应变,都有很高的造诣。
这令朱元璋部队的前进脚步受到很大停滞。
朱元璋手下军队在这两城与这两股元军交战许久,有胜有败,粮草物资、有生力量都消耗不少。
好在徐达天生帅才,又得了《武穆遗书》,常遇春更是大明头一号的冲阵猛将。
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李善长的坐镇之下,朱元璋后方固若金汤,物资产出一应俱全,这也给了徐达和常遇春征战的条件。
两个月以来,在经历无数次会战碰撞后,终于徐达先克太平,常遇春后下芜湖,打出了一场大大的胜仗。
打的鞑子向南跑去。
进城之后,朱元璋喜滋滋地拉来一个少年,跟杨规介绍:“杨老前辈,快来看元璋的好儿子!
沐英,叫杨爷爷。”
少年跪下给杨规磕头,“杨爷爷好。”
朱元璋在旁边不停夸赞,“此战他每战必先,有几次甚至冲在了常遇春的前面,调兵遣将上也很有天赋,徐达贤弟也很称赞他啊。
哎呀,杨老前辈,您老看我这义子干儿如何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