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现在的标准信封是横写的。
信封上面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下面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及邮政编码等。
五、典型文案
亲爱的MM:
我们的书要出版了——不可思议吧?那个老是往你**爬的小孩,爱听鬼故事又怕鬼、怕闪电又不肯睡觉的小孩,一转眼变成一个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沟通对话的成人,尽管我们写的东西也许有意思,也许没有意思。
你记得是怎么开始的吗?
三年前,我是那个自我感觉特别好的十八岁青年,自以为很有见解,自以为这个世界可以被我的见解改变。
三年前,你是那个跟孩子分开了几年而越来越焦虑的母亲。
孩子一直长大,年龄、文化和两地分隔的距离,使你强烈地感觉到“不认识”
自己进入成年的儿子。
我们共同找出来的解决问题方法,就是透过写信,而这些信,虽说是为了要处理你的焦虑的,一旦开始,也就好像“猛兽出柙”
,我们之间的异议和情绪,也都被释放出来,浮上了表面。
这三年对话,过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电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很多个深夜凌晨的在线对谈、无数次的讨论和争辩——整个结果,现在呈现在读者眼前。
你总是说我的文字风格不够讲究,老是念叨“截稿期到了”
,总是要求我一次次地“能不能再补充一点细节”
。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写得比你好!
现在三年回头,我有一个发现。
写了三年以后,你的目的还是和开始时完全一样——为了了解你的成人儿子,但是我,随着时间,却变了。
我是逐渐、逐渐才明白你为什么要和我写这些信的,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
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
,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
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
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回头看,我还真的同意你说的,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刻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在这里,因此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这个“份”
——不是出书,而是和你有了连结的“份”
。
爱你的安德烈
2007年9月26日
(此信节选自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六、实训演练
你离开你的初中母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中老师的谆谆教诲似乎还在耳边,请你给你的初中老师写一封信报告你的近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