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那接下来就学《小四书》,”
沈师爷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叫《小四书》吗?”
王渊说:“是因为很重要?”
沈师爷介绍说:“所有的科举内容,大半的儒家经典,都是以《小四书》为提纲展开的。
你若能学好《小四书》,今后学四书五经便事半功倍,切莫因为是蒙学书籍而轻视。”
“学生明白了。”
王渊其实没明白。
但真把《小四书》翻开,大致快速浏览其内容,结合现代教育学理论,王渊瞬间比沈师爷明白得更彻底。
《小四书》乃是四本书的合称——
《名物蒙求》介绍自然知识、社会情况和伦理常识,主要培养学童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伦理观。
《性理字训》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培养学童的宇宙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史学提要》和《历代蒙求》两本书,你可以理解为《上下五千年(明代版)》,主要培养学童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只需老老实实把《小四书》学完,便已具备古代读书人的基础素养,再学四书五经就更容易理解掌握。
这玩意儿对儒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可惜,明朝的大部分儒生,都没能真正掌握《小四书》,只抱着《朱子集注》和参考资料死记硬背!
把《小四书》放下,王渊说:“先生,我这几天练字,心中有一个疑惑。”
“什么疑惑?”
沈师爷道。
“除了欧阳询的字帖外,我还从宋公子书房借来一本宋徽宗字帖。
为什么宋徽宗写‘無’字时,大部分都用‘无’呢?”
王渊顺手在纸上写出这两个字。
沈师爷顿时就笑起来:“正体与俗体之别而已,不必太过在意,随便写哪种皆可。
但在科考的时候,你最好能写正体字,就怕遇到那种迂腐的阅卷官。”
“科举对正体和俗体没有规定吗?”
王渊问。
“当然没有。”
沈师爷说。
汉字简化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至宋代简化到一个巅峰。
就拿“無”
字来讲,在辽宋时期,无论是帝王百官,还是贩夫走卒,都更习惯用“无”
这种省事写法。
宋徽宗的传世作品中各种“无”
,偶尔出现一次“無”
反而稀罕。
辽代佛经中则有“南无無垢臂佛”
,正体和俗体混在一起连续使用,只因佛名必须用正体才显得虔诚庄重。
明代由于八股文的原因,儒生写文章很难玩出花样,那就在用字上追求复古呗。
开始摒弃大量的常用俗体字,转而追求复杂的正体字,用以展现自己学问渊博。
这是一种汉字演化的倒退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