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战争理论是对战争问题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主要包括对战争产生、发展、消亡过程的揭示,对战争目的、性质和态度的阐述,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条件等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以及战略、战役、战术的理论原则等。
战争理论是战争实践的指南,它来源于战争实践,受战争实践的检验,并随着战争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和平时期,人们可以根据战略格局的变化和科学技术提供的材料,在过去战争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预测、军事演习和作战模拟等方法,研究提出新的战争理论。
战争理论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的阶级性,它的先进与落后,对每一次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重大影响。
人类社会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理论。
一个国家的兵力数量在绝对数量上小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也可以在局部战场,通过集中兵力来获得相对优势,从而赢得局部战争。
通过局部战争不断减少与兵力多的国家的对比优势,最终战胜之前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国家。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写到:“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使无斗。”
这段话意思是说:“依我分析,越国的兵虽多,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
敌军虽多,也可以使其无法用全部力量与我交战。”
敌人的兵虽多,但是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不能参加战斗,那么这部分兵力就被敌人浪费了。
参加战斗才能起到杀伤敌人的目的,所以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到:“有而不用比用而不当更为不好。
一旦需要行动,首先就要使所有的军队都行动起来,因为即使是最不恰当的活动,也可以牵制或击败一部分敌人,而完全搁置不用的军队,在那时却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13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战争论》的会战四原则的第一条是: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们所可能动用的一切兵力。
第二条是: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
第一条和第二条原则都是增加力量,从而产生对比优势。
从广义动量定理fat=v的角度说,增加力量f可以增加成果。
第一条原则是增加全局的兵力,类似于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第二条原则是增加局部的兵力,类似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
在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可以增加产出。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处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也可以增加总产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比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即使没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也可以增加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