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之说,可参考王光尧:《清代后妃省亲与清宫客房》,《紫禁城》1991年第2期。
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三辑》,第219、220页。
梳头的小太监给她梳头、整装。
八点钟进早餐,餐后,她回到屋里去坐下,手拿着念珠念半个钟头无声佛。
随后吃茶,吸水烟、旱烟。
午后一点钟进小餐,餐后歇午觉。
三点钟起床,四点钟进正餐,餐后又回屋里去念无声佛。
随后由妈妈、宫女、太监们陪她,也许到外面转转,散散心;也许摸骨牌,让太监们讲故事、说笑话,让小太监们学猫叫、狗叫,乱批些什么,有时候也由太监讲些从外面听来的新闻。
无聊的时光常常这样混到夜里十点、十一点,进完晚粥,太妃就进寝宫睡觉了。
①
在这种生活氛围的影响之下,许多后宫主位,特别是寡居的后宫主位,在长期的宫廷生活中逐渐失去生气,如穆宗同治帝的遗孀恭肃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在溥佳的回忆中,即是“枯瘦而苍白的脸上,总带着一种无限忧伤的神气,没有一丝笑容,说话的声音细得几乎听不出来”
。
②
第四节时代的变化
如前文所述,整体来讲,清代后宫主位的生活即是在高标准的物质基础之下,谨慎小心,恪守位分,充满繁复而空洞的“礼仪”
“规矩”
,高压且乏味。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有清一代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其生活所受到的限制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以后宫主位与宫外人员的关系为例。
在清初时,凡是生育了成年子嗣的前朝后宫主位,大多可以在新帝的允许之下搬离宫廷,由亲生或抚养之子赡养,安度晚年。
如世祖的宁慤妃,即在康熙三十一年搬离宫廷,住在其子和硕裕宪亲王福全府内,直到薨逝。
圣祖的惠妃、宜妃、荣妃等也照此例,在雍正初年搬离宫廷,与自己的亲子或养子家庭住在一起。
但是,这种情况却在高宗乾隆帝即位后废除,改为“每年之中,岁时伏腊,令节寿辰,二王及各王贝勒可各迎太妃太嫔于府第。
计一年之内,晨夕承欢者可得数月,其余仍
————————
①刘兴桥、赵荣升、冯乐庭:《女主的生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90、191页。
②溥佳:《清宫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5、16页。
在宫中”
,以达到“王等孝养之心与朕敬奉之意庶可两全”
①之目的。
在乾隆朝初期的档案中,尚能偶见后宫主位之本家奉特旨入宫会亲的记录,如乾隆三年时,高宗上谕内提到“皇太后驻跸畅春园后,外祖父母以时进见则可,其余人等概不许时常请见”
。
②高宗自己的后宫主位慧贤皇贵妃之父高斌之妻,亦至少曾经在乾隆二年③和乾隆五年④两次蒙恩入宫会亲。
而在乾隆中叶所修撰的《国朝宫史》内,已经反映出当时宫规对后宫主位和宫外人员联系的限制,体现了宫规的具体化、严格化。
到了道光年间,档案则显示出在宫规严格的氛围之下,结合人情等具体因素,宫廷的习惯也略有变化。
如道光七年(1827年)时,宣宗道光帝即专门组织过当朝后宫亲属入宫探亲,档案内记载:
八月初二日、初三日,皇后、全贵妃、祥妃、静妃会亲。
初二日,和妃、恬嫔会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