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然,性别不全是区分用途的标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牲(殉人),都可能被肢解、剔剥,甚至烹饪加工。
殷墟宫殿区发现近千名人牲,王陵区则有上万,这说明商王室献祭的主要场所是王陵区。
而目前在早商的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以及中商的小双桥遗址尚未发现王陵区,这意味着它们的大规模献祭区可能还未被发现。
早商和中商宫殿区的献祭人牲,头骨经常被锐器戳出孔洞,但到殷商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
这是祭祀方式的重要转变。
甲骨卜辞中记录的很多祭祀现象,在考古中还难以找到对应。
比如,“沉”
祭,是指把祭品投入河中,祈求河神的庇护,自然难以留下考古现场;还有用血或内脏献祭的字,但它们也不可能在地层中保留下来;几乎没有用马献祭的记录,但祭祀场中却有数以百计的马牲,这也是考古和卜辞不能对应的地方。
以上是商王室的人祭和人殉。
而王室之下,还有为数众多的贵族,他们的人祭和人殉虽然不如王室集中,但分布范围更广,随时代升级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附录一:人髓骨占卜
从考古来看,在盘庚迁都前,殷地已是一座比较繁荣的商人聚落,不仅有随葬铜礼器的墓葬,还有超过2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
发现两座早于盘庚时期的庭院建筑(分别编号为F1和F2),其中,F1有奠基人七名,F2则至少有五名(发掘不完整);主要是幼儿,超过一岁的,腿或下半身会被砍掉。
F2东侧还有一座祭祀坑,里面有两具尸骨和一枚头骨,与散乱的红烧土块堆积在一起。
26这是典型的商人宗教遗存,所以,对于盘庚朝廷来说,殷并非陌生的化外之地。
在殷都早期以及宫殿区从退北迁到洱南的前后,商人似乎尝试过一些奇异的占卜方式。
在沮南宫殿区南方1公里处的苗圃北地遗址,发掘出一些这个时期的灰坑,其中有各种动物和人的零碎骨头。
一期的H19有大量占卜用牛肩胛骨和六块人髓骨残片,而且人髓骨被钻凿出圆坑和长方形坑,还有灼烫之后的裂纹。
显然,这是操作者在尝试用人骨预测的准确性。
在H19及旁边的灰坑一共发现150多块人骨,大都是残碎的,有髓骨、臼骨、脊骨、肢骨、颅骨和颗骨等,占兽骨总量的十分之一。
这片区域有可能是座骨器作坊,H19则是一位占卜师的工作地点,他应该就住在作坊旁边,以方便拣选、加工和实验各种骨头占卜的准确性。
制骨的下脚料则被扔到了灰坑之中。
人骨的预言效果似乎不如牛骨,所以并没有普及开来。
再以后,商人用龟甲占卜的现象明显增多,这应当也是商人反复试错之后的收获。
27
殷墟苗圃北地的人髓骨卜骨碎片28
附录二:第一颗蒸锅人头
1984年,考古队又一次发掘了几座殷墟王陵区的墓葬,包括曾经被盗出过“司母戊方鼎”
的M260——它可能是武丁王的一位夫人“妇娣”
的墓。
这座大墓旁边,还有些相对较小的贵族墓葬。
这些墓主应当是王室近亲,所以获准埋葬在王陵区。
其中的M259,从地层和随葬器物看,属于殷墟二期,约在武丁王中晚年。
M259墓室内的二层台上有一具儿童尸骨,头被砍下,压在自己身下;沿着东西两侧的二层台,顺序摆放成年人头骨14枚,其中一枚盛放在铜蹴(蒸锅)内,铜期是躺倒的,局部被压扁,可能是木椁室塌陷所致;墓室脚端的二层台上有牛腿等食品。
此外,墓穴填土过程中还杀了一人埋入。
人头骨所属的躯体不在墓穴内,可能因为墓穴面积有限,便在墓穴两侧各挖了一座坑:东侧坑埋无头骨架六具,西侧坑埋八具,正好和墓穴内的14枚头骨对应。
2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