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一战的战果,对于被偷袭的一方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场不小的胜仗。
但刘羡对此却并不高兴,当刘沈等人向他贺喜的时候,刘羡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叹息道:“这样的胜利再来个两三次,我军大概就无人可用了。
...
春风拂过渭水,波光粼粼如碎金铺展。
启蒙林深处,晨雾尚未散尽,露珠悬于嫩叶尖上,将坠未坠,宛如时代悬而未决的命题。
那名来自辽东的年轻人仍跪在银杏树下,粗布衣襟沾满尘土,双手却始终高举那本破旧笔记,仿佛捧着一盏不灭的灯。
柳芸接过它时,指尖触到纸页边缘已被磨出毛边,墨迹多处晕染,却字字沉实,力透纸背。
她轻轻翻开第二页,是一幅手绘地图??辽东三郡山川走势尽列其上,河渠、屯田、村塾位置皆以朱笔标注,旁有小字批注:“此地沃野千里,民杂胡汉,若行均田,则无流民;设义学,则化蛮俗;开医馆,则少疫疠。
三年可成乐土。”
字迹苍劲有力,显是多年心血所凝。
再往后翻,竟有数十页记录着百姓口述疾苦:某村妇因夫亡无依,险被族人夺产嫁卖;某少年牧羊失足坠崖,村中无医,活活痛死;更有契丹部落与汉户争水械斗,死者十七人……每一条后皆附治理对策,或劝和立约,或拨粮赈济,或建仓备荒,条理分明,务实至极。
“慕容先生……”
柳芸低声念道,眼中泛起微光,“你虽远在塞外,心却从未离开这片土地。”
崔明柔蹲下身,轻抚年轻人肩头:“你师父临终前,还说了什么?”
青年哽咽难言,良久才道:“他说,‘我一生未曾入朝为官,也未见过卢公一面,但我读他的书,就像听见他在说话。
我要把新政带到最北的地方,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懂,也是火种不灭。
’他还说……这本笔记,要交给启蒙林的人,因为‘真理若只藏于私室,便成了古董;唯有传之众人,才是活路’。”
众人默然肃立。
卢延站在人群之后,望着那棵最初栽下的银杏树??树干已粗可合抱,树皮皲裂如史册斑驳,枝干伸展如思想蔓延。
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初任太学祭酒时,曾有人讥讽:“你们讲什么民本、平等,不过是书生空谈。”
如今,从长安到辽东,从岭南到西域,竟真有人默默践行,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延续这一脉薪火。
“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推动变革,”
卢延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可今天我才明白,不是我们在教化天下,而是天下早已在回应我们。
卢公播下的种子,早已随风越过长城,落在冻土之上,生根发芽。”
李昭此时正巡视边境归来,风尘仆仆踏入林中。
她卸去铠甲,只着素袍,听得此事,久久伫立于碑前。
她转身对随行将士道:“传令下去,今后凡归附部落,愿遣子弟入学的,除免学费外,另赐旅资、冬衣、书籍一套。
若其父兄愿试行新政者,朝廷派员协助,三年内减免赋税三成。”
副将迟疑:“此举耗费巨大,户部恐有异议。”
李昭冷笑:“比起征战十年、尸横遍野,这点钱粮算什么?刀兵能平一时之乱,唯教化能安万世之民。
况且??”
她指向那本笔记,“你们看,一个鲜卑老人,在辽东孤身推行新政,没有军饷,没有诏令,靠的是什么?是信念。
而我们坐拥天下,反倒畏首畏尾,岂非羞愧?”
当夜,四海学坊紧急召集学者,连夜誊抄慕容恪笔记,并加注释,拟作《边地实践录》首卷教材。
柳芸亲自主持编纂,特设“辽东篇”
,将其中三十条可行政措提炼为范例,配以地图、数据、案例分析,供各地官员参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