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时势这种东西,跟大自然中的气流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拥有摧枯拉朽、移山填海的巨大能量。
深谙时势并善加利用者,便有如鲲鹏展翅,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昧于时势并与之相悖者,便如同怒海狂涛中的一叶孤舟,随时会被恶浪一口吞噬。
如今,站在“七国之乱”
这个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晁错显然就是昧于时势、即将覆没的一叶孤舟;而袁盎则已经看懂了时势,只要顺势而为,必能一举将晁错置于死地,从此咸鱼翻身、否极泰来。
心意已决,袁盎随即找到与他私交甚笃的窦婴,请他帮忙向景帝求情,希望面陈平叛之策。
窦婴也是跟晁错不和的人,于是欣然帮了袁盎的忙。
袁盎入宫觐见景帝的那一天,晁错刚好在殿上和景帝讨论前线军务。
袁盎进来的时候,看也不看晁错一眼,径直走到景帝面前,跪地行礼。
景帝问:“如今吴、楚反叛,你有何看法?”
袁盎答:“不足为虑。”
景帝对这个回答当然很不满意,道:“刘濞有矿山可以铸钱,有海水可以制盐,占尽地利,且集结了四方豪杰,兼得人望。
如今到了白首之年才悍然起事,若事先没有周密计划,岂能轻易发动?你居然认为不足为虑?”
袁盎不慌不忙地说
:“吴国诚然拥有铸钱和制盐的财源,可投靠他的那些人,却称不上是英雄豪杰。
若是真英雄,必会辅佐他走上正道,不会怂恿他兴兵作乱。
那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一帮地痞流氓、亡命之徒而已。”
景帝问:“你有何良策?”
袁盎说:“请陛下屏退左右。”
景帝示意在场的宦官和宫女退下。
于是一众闲杂人等皆退,只有晁错站着不动。
袁盎瞟了纹丝不动的晁错一眼,说:“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
景帝旋即屏退了晁错。
晁错无奈,只好退到了东边的偏殿,内心大为恼恨。
(《史记·吴王濞列传》:“错趋避东厢,恨甚。”
)
此时的晁错绝对不会想到,这一生,他将再也不能迈进大殿一步了。
晁错走后,袁盎说出了他的平叛良策。
他毫不迟疑地把晁错称为“贼臣”
,并把七国之乱的责任全部归到了晁错头上。
他认为,要不是晁错一意削藩,不断削夺诸侯封地,七国也不会反叛。
所以,而今之计,就是把罪魁祸首晁错斩了,然后赦免吴、楚七国,归还削夺的封地,如此便可兵不血刃地弭平这场叛乱。
袁盎说完,景帝沉默了很久。
他并不是在思索袁盎的话对不对,而是在最后一次说服自己——为了天下太平,对晁错痛下杀手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
事实上,早在七国叛乱的战报传到长安时,景帝心里就已经在酝酿“政治解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