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久,武帝派他出使匈奴;结果公孙弘回朝复命时,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惹得武帝龙颜大怒,认为这老头子除了胡子特长,其他别无所长,就把他罢免了。
公孙弘只好收拾铺盖回了老家。
可怜他熬到退休年龄才当上个小官,结果没几天就又被打回原籍了。
个中辛酸,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元光五年,武帝再次征召贤良,菑川当地官府就又推荐了公孙弘。
这时公孙弘已经七十一岁,胡子不但更长了,而且早已花白—
—用古人的说法,这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古稀之年”
了。
这把年纪还有什么好折腾的呢?于是公孙弘想都没想就婉拒了,说:“我当年奉命入朝,却因无能被罢免。
你们还是推荐别人吧。”
天知道菑川是缺少人才还是当地官员对他情有独钟,总之,人家不管他年迈体衰、发白齿摇,硬是要让他入朝。
公孙弘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二度入朝,按规定写了一道策书交差,然后就坐在驿馆等着回家的通知。
本来公孙弘是毫无希望的,因为他的策书写得实在是平平无奇,阅卷官给他评了个下等。
按说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历史也不可能记住他这个养猪出身的一介老儒。
可上天偏偏就是喜欢制造奇迹,玩一些别开生面的反转剧情。
武帝刘彻可能是怕错过人才,就亲自复阅了一遍策书。
当时对策的总共有一百多号人,结果刘彻看完排在末尾的公孙弘的策书后,竟然觉得眼前一亮,然后愣是把他从垫底的位置擢拔为第一。
就这样,阔别十年的公孙弘再度入宫,站到了武帝刘彻面前。
当年那个出使匈奴、办事不力的老头子,如今更老了——可不知为什么,此时的刘彻居然认为公孙弘“状貌甚丽”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于是又重新拜他为博士。
太史公所谓的“状貌甚丽”
当作何解?
大概只能翻译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可都七十
一岁的人了,相貌又能好到哪儿去呢?这个问题我们是无解的,只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
——一个人运气来了,就等于自带了洪荒之力,啥都挡不住。
当时的博士中,有个老儒叫辕固,是公孙弘的同乡,已经九十多岁了,据说学问相当精纯。
公孙弘心里嫉妒辕固,表面上却执礼甚恭。
老人家一眼就看穿了,便对公孙弘说了这么一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资治通鉴·汉纪十》)
公孙先生,一定要秉持正道进言,不要歪曲道学,媚俗求荣!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也一语道破了公孙弘性格中虚伪、媚上的一面。
不过在官场上,虚伪和媚上才是“硬通货”
,反倒是像辕老先生这种正道而行、直言不讳之人,才是难以立足的。
没多久,很多同朝为官的儒者就因嫉妒辕固的才学,纷纷中伤排挤他。
旋即,辕固就被武帝以老迈为由罢免了。
公孙弘复出时,正值武帝在大力开拓西南夷,由此引发了不少问题,武帝便命公孙弘前去巡视西南。
在此,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汉帝国开拓西南夷的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