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应该说,卫右渠的脑子是十分清醒的,上述举措也充分表现了他的诚意。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卫氏朝鲜也就保住了。
然而,世事难料。
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形势竟然会急转直下,迅速恶化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事情坏就坏在朝鲜太子担心重蹈上回那个小王之覆辙,特地
带上了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前呼后拥,严密保护。
而在卫山和荀彘看来,此举显然太过离谱了——你带这么多兵,到底是要入朝谢罪的,还是来跟汉朝打仗的?就算我俩没意见,可天子能允许你带着这支军队大摇大摆地进入长安吗?
所以,当朝鲜太子及其部众来到浿水岸边时,卫山和荀彘便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既然你们已经归降,就不应该带上这么多兵。”
按说,汉朝方面这个要求是很合理的。
可问题是,有涉何与朝鲜小王的那桩公案在前,眼下双方就是一个“麻秆打狼两头怕”
的局面——你卫山和荀彘担心这支部队进入汉朝会出问题,可朝鲜太子也担心自己一旦没了军队保护,会像上回那个冤大头那样被汉朝干掉。
就这样,双方互相猜疑,相持不下,谁也不肯妥协。
最后,年轻气盛的朝鲜太子一怒之下,索性带着部队(当然包括那五千匹马和军粮)打道回府,也不管会引发什么后果,反正就一个态度——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汉使卫山好不容易取得的谈判成果,就此付诸东流。
没办法,卫山只能黯然回朝,如实向武帝复命。
武帝刘彻震怒,也不顾事情经过和具体缘由,立刻命人把卫山拖出去砍了。
可怜卫山明明就快完成使命了,却因为这最后一步没处理好,便丢掉了脑袋。
在这场东征朝鲜的战争中,这是第一个死
得比较冤的汉朝官员,但绝非最后一个。
谈判既已破裂,仗只能接着打了。
荀彘兵团拼了老命,终于攻破了朝军的浿水防线,然后一口气杀到了王险城下,在城池的西北角扎下大营。
此时,经过休整的杨仆兵团也恢复了部分士气,进抵城池南面,与荀彘兵团遥相呼应,对王险城形成合围之势。
可是,这座朝鲜都城经过了两代王朝数百年的经营,可谓城高池深、固若金汤,两军一北一南夹攻了几个月,却愣是没有丝毫进展。
战事一胶着,汉军内部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荀彘兵团的士兵,主要来自北方的燕地和代地,因自幼长于边塞,生性悍勇,不惧劳苦,打起仗来不要命。
所以,荀彘的策略就是埋头猛攻,非把王险城攻下不可。
而杨仆兵团的士兵,基本都来自较为富庶的齐地,比较惜命怕死;加上之前吃了一场败仗,士气普遍低落。
因此,杨仆就没办法像荀彘那样拼命死磕,只能希望通过谈判,让卫右渠放弃抵抗。
两个统帅,一个主战,一个主和,而且互不统属,各打各的——这样的矛盾不可能不被卫右渠利用。
于是乎,每当荀彘兵团在北边发动猛攻的时候,卫右渠就会派遣使臣去跟杨仆和谈。
而南边一开谈,北边的攻势就只能暂停。
然后,朝方又故意在某些条款上反复纠缠,所以谈来谈去始终谈不出结果。
荀彘被惹火
了,就要求杨仆别再跟朝方扯淡,两军约定一个总攻日期,一起动手拿下王险城。
杨仆表面答应了他,可一到约定日期,往往又按兵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