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李思华的6亿美元工业采购费用,虽然是平均20万美元一个厂,总计3000个厂的预算。
但20万美元是个平均数,其实很多厂在大萧条中有个几万美元就买下来了。
那时候5万美元的购买力非同小可,相当于12万大洋,如果将当时大洋的购买了对标现在的100元人民币的花,这意味着1200万人民币了,而1200万人民币买下的旧厂,如果用新厂投资30%的价格来衡量的话,其实相当于4000万元人民币的新厂,这都不算小厂了,是中型工厂。
所以李思华计划中的大量资金,还是用在关键的大工业设备上,这些才是吃钱的老虎。
美国的这个时候,却是危机中暂时的一个小阳春。
股票市场经过前期50%的暴跌后,多数人都以为下跌已经结束了。
1930年的前4个月基本上都是反弹阶段,虽然有些弱,总共只反弹了20%。
不过财经专家们分析,这是正常的,前期杀伤太强,完全恢复需要时间,目前是在筑底阶段。
各类公司盈利的下降还不明显,倒是因为股价下跌,有些公司被认为很“便宜”
,3月份,美联储降低了利率,现在是3.5%,从10月以来在5个月内,总共下调利率高达2.5%。
美国政府也在出手。
3月25日,国会又通过了两个铁路基建项目,高调宣布将带动1%的GDP增长。
而美国银行业到了1930年初,又开始进行扩展。
道琼斯指数到了4月10日,反弹到了290点以上。
暖风熏得游人醉。
美国的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刺激将带来经济的增长。
去年最后一季度的腥风血雨,似乎已经过去,美国新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真正清醒的,是一些美国的大财阀。
他们开始在“出清”
产能,为更残酷的未来做准备。
即使是乐观的财阀们,这个时候也都几乎停止了扩张,他们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的情势。
李思华由此判断,整个大规模的行动,还需要等待5个月,即10月左右。
不过目前也有一些破产的工厂,在目标范围之内的,已经可以提前开始行动了。
只不过现在招聘技术人员去远东,人家肯定当你是神经病。
她想起后来1932年到1933年的时候,苏联在纽约的贸易公司,居然每天能够接到350份以上的移民申请,慨叹了一声,其实等下去的话,什么工厂都是最便宜的,例如钢铁业,单单美国,因为危机被毁掉的炼铁炉,就高达92座,其配套设备如果能运去中国,那都是宝贵的工业财富和力量。
不过她还是决定,前期要忍耐,只根据海南根据地的需求,来采购最紧要的工业设备,进行相关工业建设,其实就是先满足石碌煤钢化基地的需求,这个基地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建成。
为缅甸云贵准备的大量工业设备,恐怕要放到1931年下半年开始,到1933年上半年结束。
这样的推迟,无疑会影响几个根据地工业建设的速度。
但也不是没好处,自身人才的教育培训可以更完备、更具规模。
这一次回到美国,她已经决定,继续增加各种工业技术学校,输送更多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另外,预估石碌煤钢化基地的总体建设费用,可能在5千万~6千万美元左右,所以她手上还有大笔的资金,可以进行一些资金运作,利用时间差,来赚取更多的资本,她已经有了初步的考虑,例如在适当的时候控股一家银行,操纵存款和贷款,放大可用资金量。
第54章在美国的新布局
李思华回到奥斯汀,第一件事就是和麦基逊等德州财团的5大家族,签订了总额3亿美元的超级军火订单(要扣去已经交货的2个师装备),双方还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从1930年7月开始,到1932年12月底的2年半内,完成全部交货。
李思华预付了5000万美元作为定金,接下来,交货多少,就结算扣去一部分预付金额的交货总金额。
实际上,在她回国的这段时间,麦基逊们已经与国内的军火生产商们达成协议,合资在德州建立大型军工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开始施工,在与安华签订协议并得到预付款后,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大规模地开工了。
实际上,至少在1930年内的交货,其实是利用军火供应商们现有的生产能力的,至少要到1931年,德州的军火生产基地,才能完成建设,投入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