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那么问题就不大,耗费主要是在交通上,在路途中除了消耗粮食,住宿是帐篷、行动要靠运输发生成本,但到了地头,他们其实是替换了本地的民兵,充当当地新的劳动力,并没有增加新的人员,当地的粮食消耗并没有增加。”
毛泽东兴奋了起来,他站了起来,在房间里开始走步思考,一时仿佛忘了李思华还坐在那,让她感觉有点好笑。
毛泽东却顾不上,他想象着这样做的好处,每个乡寨和城区,每年不断有在各地获得各种本领和经验的民兵前来,替换成为当地的生产人员,他们为原来封闭的当地小圈子,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但他们自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从普通青年到革命战士的转变,而且用他们的见识、经验和热情和组织,可以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可以提供新的思想思路,可以打破原来千年不变的宗族、陋习,让当地的民情风尚,焕然一新。
李思华曾经和他说过,前世解决就业难题,是靠尽量推迟青年人的就业时间,尽量都上高中,到后面尽量都上大学,平均就业年龄因此推到了20岁之后,因为社会实在无法提供那么多的职业。
这样的普及,实际上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结果是太多的青年,等到22岁大学毕业后,没学到什么本领,大量的人最后也只能家里蹲,或者从事一些最简单的工作,例如送快递,这样的浪费下,多数人的大学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李思华的这个计划,通过民兵组织这一形态,让大量青年,经过5年伴随高度实践的教育和工作,到这些青年21岁后,生存的本领、成熟的思想、实际工作的能力,恐怕反而会超过前世,甚至超过很多,实践出来的。
他停了下来,转向李思华:“所以问题就在于经济成本?这个计划非常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起来才能让革命深入,这也能打破地方主义和在地方上形成新的势力固化!”
李思华补充说,这也是教育过程,5年过后,我们也发文凭,相当于大专毕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军事准备,并没有弱化,这5年本身也包含了军事训练的内容,恐怕这样反而能够学得更多。
主席非常同意这点,比较关键的束缚,即经济成本,需要算细账,如果开始支撑不了,那么人数就减少一些,逐步再增加。
第99章抗日整军与公有制激励
李思华非常赞同主席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她说道: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一定不能让新中国的乡村和城区,再继续保持一种超稳定的状态,很多的地方,不是没有好的资源和发展进步的机会,而是没有发展的热情、没有发展的思路、没有团结改变的决心和意志。
愚昧和懒政,始终动摇不了,甚至沉积和发展。”
主席笑了笑:“所以民兵组织就是一条超大的鲶鱼,让整个中国活跃起来、行动起来、进步起来;民兵组织也是一股洪流,让它冲走整个中国旧社会上蓄积的沉渣烂滓,例如什么外地人歧视、乡土圈子之类的垃圾文化。
我们就是要搞事,搞到整个中国的传统社会都流动起来,行动起来!”
在两人对于人民军队的三层组织架构基本确定后,讨论了野战部队和二线部队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李思华对前世军队的发展总结是,野战部队走向了“职业化军队”
,这是因为战争走向了高科技化,所以对于军队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军人逐渐变成技术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坚持军队的“人民化”
是做不到的,能做的是不断的思想教育,是“人民子弟兵”
的始终定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所以要保护人民,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她的神情变得沉重,历史的演变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变,她告诉主席:
“虽然思想教育上如此,但在行为上,要求野战部队长期融入人民,就不现实。
他们需要不断的非常连续的训练和学习,没有那么多时间,参与帮助人民劳动等行为。
几乎都会在军营和驻地,或者就在演习中,这是新时代会逐渐发展的特点。”
“从野战部队的技术发展方向看,二战阶段是坦克装甲兵的辉煌时代,我们现在努力追赶的,就是这个方向。
但等到核威慑建立,大国之间基本实现和平的时候,就要在大规模装甲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作战能力,前世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时,其它各国才醒悟过来。
在我们这个时空,我们应该先走一步,军队要努力实现在全球最早的信息化、电子化。”
“二线地方部队,主要职责是守卫。
这在前世的武装警察部队中,并没有改变这个基本职能。”
不过李思华并不喜欢“武警”
这个名称,警察就是警察,将警察与军队混在一起干什么?她建议叫做“国民守卫部队”
,简称“国卫部队”
。
谈到接下来的军队发展,李思华的神情才变得兴奋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