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历史上,1936年1月初,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民),会派韩守魁(金赤民)等人,到东北传达关于撤销中共满洲省委、东北成立4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的指示。
而在这个时空,由于中共与苏联的关系巨变,以及王民被苏联枪毙了,自然后继的这些行动,都停止了下来,直到中央特派员项明找到了他们。
项明通过张文烈,主要是传达了西华政治局对满洲革命工作的总体指示:
一、满洲省委将由刘少奇同志直接对口领导,刘少奇同志兼任满洲省委书记,领导整个东北的党组织,并对满洲省委进行重新组织。
在联系上各部抗联部队后,中央将陆续送来多部电台,与党领导的抗联部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二、抗联部队全部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央将在了解各部详细情况后,进行编制。
历史上抗联编成了第1~3路军,下辖11个军,不过总人数只有3万多人。
中央提名杨靖羽、周宝中、李兆林、赵上志、王得泰五人,组成东北抗联军事委员会,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而由杨靖羽,出任军委书记,承担最高指挥之责任。
三、中央军委将组成东北军事小组,与东北抗联军委对接。
当务之急是寻找和打通一条隐秘的交通线,使得西华可以向抗联,提供武器弹药以及粮食给养等物资,增强抗联的军事斗争能力。
其实交通线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解决,因为抗联斗争的地方,多数都是深山老林,而距离西华太远,目前西华拥有的C-47运输机也很难实施空投行动,不要说日本在东北空军的阻拦,就是航程也不够,C-47航程只有2400~2600公里航程,单程就只有1200公里左右,基本上够不着。
不过,至少组织上能够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通过强化后地下党的情报网络,为抗联在东北购买各种物资。
当然,等到以后西华军占领热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少。
空军进驻热河后,不仅压制了日本空军在东北的活动,而且使得运输机群,可以直接对在山林中的抗日联军给予补给。
四、抗联当下的核心任务,不是对日军的全面进攻,而是保存好自身,发展壮大队伍,等待主力部队进攻的时候接应。
抗联对日军的作战,应该量力而行,尽量避免自身的过大损失。
以发展部队为第一优先,而不是打击日寇,打击日寇主要是西华主力部队的任务。
中央的指示很快传遍了整个东北抗联的部队,虽然中央还一时无法给予抗联以充分的补给,但精神上的激励是巨大的,每个人奋斗的时候,“希望”
都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的重要性,还超过了物质甚至粮食。
第140章全面渗透(三)
西华的全面渗透不仅针对抗日战争的需要,实际上是考虑主席与李思华两人协商的地缘大战略。
所以,在一些“偏远”
的其它地方,渗透也在进行中。
印度,东北七邦中的阿萨姆邦,首府第斯布尔大约三十公里外的一处山岭。
岩罕正在与同伴们吃午饭。
他是傣族人,从云南被选拔出来,类似他这样的战士不少,他们抵达阿萨姆已经有5个多月了。
他走的时候,他妈哭得那个伤心,让他很不好受。
自己是家里的长子,父母一向宠爱,他“岩罕”
的名字就是“惜子如金”
(罕在傣语中意为金子)的意思。
可是自从西华解放云南,他接受了教育之后,就懂得了,大丈夫要志在四方,要为国出力。
反正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他们会照顾好父母的。
到阿萨姆邦来执行任务,他是很自豪的,指导员说了,这里的阿萨阿姆族,就是傣族的一个分支,他们深受英国殖民帝国主义和印度剥削阶级的双重压迫,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我们西华,未来一定要解放这里,让他们与云南的傣族一样,都成为西华平等一致、追求共同富裕的公民。
来到这里,他就感到亲切,有点像是回到了云南家乡的感觉。
阿萨姆语其实也是傣语的一个分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所以他很快在与当地人的沟通中,学会了说阿萨姆语。
他也在努力地教阿萨姆的兄弟们,如何说汉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