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杜龄气得吐血,踉踉跄跄地去找张兄。
张霖腰上没配箭袋,身上也没穿那棉布衣裳,杜龄和他坐一块,心中这才好受许多。
张霖见兄弟生气,拿了折扇给他扇风,杜龄虎躯一震,看向那折扇,见是张兄用了许久的旧物,这才又转过目光,嘟嘟囔囔地抱怨。
“也不知道那风雅颂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人争相购买。”
“谁知道呢。”
张霖轻打折扇,扇坠上的琉璃熠熠生辉,“我家人喜爱那琉璃不得了,见天的去那店里看有没有新样子呢。”
*
张府
张择端家中热闹一片,他本人坐在正堂中,翰林书画院的几个同僚来他家中画像,原因无他,张贤弟要上第五期的《汴京人物志》封面了。
那几个同僚在他面前各找角度画像,说道:“他这《汴京人物志》真是好刊物,咱们画师也能上封面呢。”
李画师勾完一笔,直起身来说道:“诸位贤兄可要好好画,张贤弟上封面可与他们不同,是我们翰林书画院的自己人,不能叫人瞧出画的不好来。”
那张家两个小娃见人多热闹,也在堂中左跑右跑,看父亲坐在堂中让画师画像,拆了东屋大铜镜扛了出来,放到父亲跟前,张小郎旋转角度,众人只见那光泽流转,流到张择端的脸上,张贤弟突然俊美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张泽端眉毛一拧,“你两个小儿莫胡闹,叔伯都在此,还不端茶倒水,侍候你们叔伯作画?”
张小娘在那铜镜下面放个小板凳,将二哥救出来,那李画师问:“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两个从哪学的?”
两小娃颇为得意,张小娘说道:“我们去东平府学来的,他们画写生都这样,那光一照,人就变好看了。”
张小郎说道:“此乃日光滋润,人便容光焕发!”
众人都恍然大悟,夸起两个小孩见多识广起来。
今日来给他做采访的是小唐记者,和阮记者的犀利风格完全不同,这位小唐记者颇为温和,这让张择端多少松了口气。
他不知道的是,阮记者另有任务,正在风雅颂采访李掌柜呢。
风雅颂自从上月打了广告,本月开张之后,颇受争议,褒贬不一。
李三娘和潘邓说过此事,怕这奢侈品店带累了潘著作的名声。
自家东家在朝堂上虽还没有一席之地,但也要早做打算呀。
潘邓则是呵呵一笑,并不将褒贬之声放在眼里,却也不能放过此流量,便在第五期就着京中热议,叫沈编辑撰写采访稿,打算再掀起一波热度来。
数日之后,第五期《汴京人物志》发行。
不少人拿到手中第一件事便是看封面人物,这一打照面,不由得“咦”
了一声。
嘶……怎么画风与前四期不同?
前四期都是简洁利落,只有个上半身,将人脸画得清清楚楚的,这期……这画中男子坐在藤椅之上,神态悠然,面露微笑,四周又是山又是月,又是花又是云的,由于要素过多,连线条都比前四期细了不少,足见其华丽繁复,这叫“张择端”
的是什么人?难不成是哪个宗室?也不姓赵呀?
赵佶把那杂志拿在手里,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这个叫“张择端”
的是谁?听名字有些熟悉。
翻后一看,原来是翰林书画院的画师,怪不得那些画师如此炫技。
翻开看里面的整版图画,是这张画师在作画时的画面,侧脸也能看出儒雅随和来。
赵佶点点头,这件事是他一早暗示的,潘邓这个小子,闻弦歌而知雅意,毕竟他早就想弘扬书画院,这从他当年为书画开设专门学院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多做宣传,想必之后来书画院报名的学生还会增加,赵佶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第79章纣王象箸
小唐记者采访,问道:“听闻张画师最早就为《京东蹴鞠广昭示》画过稿子,那时是如何结识东平府鹦鹉洲书坊的呢?”
张画师答道:“先前并不结识,米待诏吩咐画的蹴鞠图,当时只以为是寻常画稿,并不知是印在那刊物上,等过了一个月米待诏将那刊物递给我,我心中好生惊讶。”
旁边还配了张画师画那蹴鞠图时预勾的草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