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108章 新世界新气象(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夜幕完全降临后,京城更是成了不夜之城。

百姓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穿梭在人流中,有孩童举着兔子灯追逐嬉闹,银铃般的笑声洒满长街;有年轻男女并肩而行,在饰品摊前细细挑选珠钗,低声说着情话;酒肆的幌子在风中摇曳,“太白楼”

“醉仙坊”

的灯笼格外醒目,店内传出猜拳行令的欢歌与酒杯碰撞的脆响;连平日里僻静的深巷都热闹起来,临时搭起的戏台前挤满了看客,梆子声、锣鼓声与旦角清亮的唱腔交织在一起,引得喝彩声此起彼伏。

吆喝着“桂花糕、茯苓饼”

的叫卖声,与市井的喧闹融为一体,一派鲜活生动的民生图景扑面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深夜的紫禁城角楼上,朱高炽披着轻便的锦袍凭栏而立。

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热茶侍立一旁,生怕惊扰了皇帝的思绪。

远处的京城灯火如星海般璀璨,从正阳门到崇文门,从棋盘街到琉璃厂,连绵的灯火勾勒出城池的轮廓,连空气里都飘着市井的烟火气与淡淡的花香。

他望着这久违的繁华盛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洪熙新政”

推行十余年来,那些曾让他寝食难安的改革举措,终于在大明的土地上结出了沉甸甸的硕果。

回溯洪熙二年,当他下定决心全面铺开新政时,朝堂上不乏质疑之声。

有人说开海禁会引倭寇入寇,有人说革新农具会动摇农本,有人说扩充海军是劳民伤财。

但他力排众议,坚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十余年来从未动摇。

如今看来,所有的坚持都有了回报——大明已悄然步入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开海禁的诏令下达十年后,东南沿海的泉州、宁波、广州三大港口早已是商船云集的景象。

巨大的福船、广船首尾相接,桅杆如林,甲板上堆满了待运的货物。

西洋的胡椒、苏木、象牙顺着季风而来,南洋的红木、香料、宝石通过海运北上,连远在美洲的白银都沿着新开辟的航线源源不断流入大明,充实着国库与民间的财富。

官府授权民间商号组建的“两京十三行”

,专门主持海外贸易事务,不仅规范了市场秩序,每年更能为国库上缴数百万两白银的赋税,比开国初年整整翻了三倍。

港口周边的商号、货栈、造船工坊鳞次栉比,带动了数万人就业,昔日的渔村早已变成繁华的市镇。

工部牵头的技术革新更是让大明的生产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江南的织户们普遍用上了改良后的“拇指飞梭机”

,只需手指轻拨,飞梭便能在经线间快速穿梭,一个织工的生产效率抵得上从前三人,松江、苏州的棉布产量激增,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通过商船远销至南洋、西洋,成为各国争抢的紧俏货。

铁矿开采与冶炼技术的突破同样显着,“焦炭冶铁法”

替代了传统的木炭冶铁,熔炉温度大幅提升,铁器质量与产量双双翻倍。

坚固耐用的铁锅、锋利轻便的农具、精良的兵器通过漕运与海运送往各地,甚至连遥远的非洲东海岸,都能看到大明铁器的身影。

海军的发展更是彰显着帝国的实力。

浙东水师、福建水师和两广水师三大舰队规模已达一千二百余艘战船,从小巧灵活的巡逻艇到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型福船,各类舰船配备齐全。

当年郑和下西洋遗留的数艘“宝船”

经过改造,成为远洋巡逻舰,常年在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线上护航商船,驱逐海盗,确保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

在吕宋、马来半岛等海外据点,大明移民已超过十万人,当地仿照内地建制设立州县,开设儒学学堂,修建驿站码头,市集上不仅能听到熟悉的乡音,更能看到贩卖茶叶、丝绸的商铺,中华文化的影响正随着商船与移民,悄然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江南的城镇中,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正在悄然兴起。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木叶:从只狼归来的鸣人不好意思,在下冷淡[快穿]姜丝阿伽雷斯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农家辣娘子有空间绝色师妹领进门,全师门向她称臣都市奇门医圣穿成渣A后我的O怀孕了战极通天仙帝重生混都市当咸鱼进入逃生游戏后天降CP:影后她被迫营业女道君[古穿今]山沟皇帝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坏了,各大女帝成前任,怎么办年代弃妇:靠空间仓库致富阳神冠军侯重生日本当厨神轻井泽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植灵女王升级记我能制造副本剑仙三千万重生逆袭:高冷总裁暖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