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历史老师在投影仪上展示了这份答卷,并且指着低级错误讲解起来。
老师黑板敲得嘭嘭响:
“这位同学,我说过多少次了,审题!
审题!
自己看题干,题干上是不是说了「秦朝」传入我国?你自己看看葡萄和棉花是秦朝传
进来的吗?那是战国时期传进来的!”
桥松:……
桥松下意识反驳:
“不可能,这是祖……这是始皇帝在位的时候传入的!”
老师心累不已:
“始皇帝在位的时候,一开始那是秦朝吗?那叫战国末年!
秦朝要从泰山封禅开始算起,这种基础知识点我上课有没有跟你们反复强调过?”
桥松一呆,他上课没听来着。
其实对于身处大秦的古人来说,他们并不会精确区分什么秦朝和秦国。
在桥松看来这不都是大秦吗?
你要是问“大一统之后传入我国的”
,那桥松肯定不会答错。
老师接着说下一道题:
“这个是课本上的例图,为什么还会有人答错?你们平时不认识农作物,至少书上的例图得认识吧?”
桥松试图反驳:
“我认识,这是黍,我只是忘了黍是哪个作物而已。”
老师有些无语:
“知道古称不知道现代名?那课本上写的也不是古称啊!
而且,黍是小米吗?小米叫粟,北方有的地方也叫它稷。
你这上头还划掉了什么?居然划掉了大米???”
桥松:“我知道大米是稻。”
老师:“……我猜你其实想写的是大黄米吧?”
黍就是黄米。
桥松恍然,原来叫这个名啊!
学生们的错误千奇百怪,老师早就见多识广了。
她心如止水,觉得桥松这个程度都不算什么,哪怕桥松直接在试卷上写扶苏精于作秀、擅长收买人心。
——才怪啊!
试卷和课本里把扶苏那话当正面例子提出来,你在那里分析他这个人阴险狡诈,这合适吗?
现在的小孩子都怎么回事,十二二岁的年纪,看什么都是黑暗的。
历史老师恨不得当场给他家长打电话,关心一下小孩的心理健康问题。
老师苦口婆心:
“大家不能在试卷上这么写,人家秦二世分明是在关心民生疾苦,不能因为他是皇帝太子你们就对他有偏见。”
桥松觉得老师偏心:
“我没有啊,我写的分明是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