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魏大脸上一沉,刀跟着落下。
但见白影一闪,周维岳左手食指已经滚到地上。
手掌上还留着一小截手指,洞里忽忽地往外淌血。
周维岳浑身猛地一个哆嗦,脸色霎时白了,却居然硬挺着一声没出。
倪小林一样白了脸,禁不住往前一步,却不敢拦他,忌惮着魏大手里的刀。
他怕一句话没说对,这刀片子就不是冲周维岳去了,而是要落在他身上。
魏大愈发不快,又问:“你服我么?”
周维岳照旧不语。
魏大又是一刀,周维岳左手中指跟着落地。
倪小林脸色雪白,不忍再瞧,偏开了脸。
周维岳牙关紧咬,浑身一阵一阵哆嗦着,喉咙里只轻轻一响,再没发出别的声音。
魏大脸上歹斗毛颤,手心握刀纹飞,面上一狠,第三句就要问出口,突然有小吏跑过来对倪小林道:“大人,县令到了!”
倪小林一惊、一喜,又一惊,急问:“县令到哪了?”
这失踪了多日的县令偏偏在这时候来,好巧不巧也算刚好解围,但眼下这烂摊子事,到时候还不知如何解释,听说新县令是皇帝面前的人物,他能轻易放过这事么?
“就在县衙,”
小吏回答,“他说要马上下牢里来看。”
说话间,两个主簿和就几个县吏半迎半拦着一人进来,几人脸上俱都又是逢迎、又是为难的神色。
居中一人威风赫赫大踏步而来,倪小林尚不认识,一旁魏大已经惊呼一声,“你!”
来人竟是那天当街打他的人。
桓龙举起县令官印和朝廷任命文书,高声道:“我不是县令。”
说着一指周维岳,“牢里这个才是!”
第164章
刘钦接到从江阴传来的消息时,建康的一应改革已经开了个头。
薛容与早在数年前的那份章奏中,其实就已经将他的所思所想基本写了个清楚,只是那份章奏当初便不受重视,又有了年头,此时能想起它来的人寥寥无几,知道其内容的就更没有几个。
众人看薛容与在朝堂上折腾起来,一开始并不觉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局的前奏,只当他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借着天子非同一般的宠幸好好折腾一番,在朝堂上面立威,正自冷眼旁观。
薛容与自己的思路却格外清楚。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他将余务放在一旁,上任后通过刘钦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革吏治。
除去已经推行到江阴等地的,将一应公务都规定处理时限,提高效率之外,朝廷新政更又更改了从国初便因循下来的官员考课之法,不以税收为先,多方考核,检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薛容与在民间见过许多官员为着考课,不惜敲朴百姓,强逼纳粮,致使民不堪命,有时畏朝廷官吏远甚于贼。
而之前考课只审定官员征收上来的钱税多寡,是因为一来这样最为简单便利、易于衡量,二来钱税于朝廷而言乃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当年一应举措,因此对其格外看重。
哪里的钱税收得多了,官员便受嘉奖、皇帝目之为能吏;哪里收得少了,官员便受问责、皇帝也难免认为其是尸位素餐,不堪主政一方,日后恐怕就要换掉他。
官员爱升恶贬,自然要狠狠征收赋税,有时哪怕当地明明遭了灾情,他们却宁可隐瞒不报,照常征收,收不上来时,便令胥吏四出,催缴不已,哪怕闹出人命、民怨沸腾,也与自己无关。
毕竟小民口小,所谓民怨者,总是难达天听,况且即便这天当真听而闻之,也不甚在意,即便责罚主官,也无非做做样子,不然人心观望,以后谁还为你实心做事?白花花的银子送上来,圣人毕竟明嗔暗喜,总不会当真重责给朝廷真正做事的人的。
可是立国百年,如此已经再走不通了。
国初时天下久经离乱,百姓十不存一,许多富家大户也遭丧乱,或身死、或破家,各地人丁稀少,大片大片的良田无人耕种。
朝廷建立以来,授田于百姓,令其休养生息,百姓欢悦,寄身田产土地,代代繁衍。
那时地多人少,又兼国用不足,多一份钱粮,朝廷便能多做一份大事,而百姓也不至于为此断绝生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