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阿木第一个站起来:“我在福利院睡地板都能活下来,还在乎这点时差?”
“我要让那些说我不该跳舞的人闭嘴。”
姜小虎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在这个舞台上。”
林晚晴伸手摸了摸墙壁,感受着共振的余韵:“这里的空气会唱歌,我不想醒来。”
小宇吹了声口琴短音:“我等这一刻,等了二十年。”
阿依古丽抱着热瓦普:“我要让阿尔泰山的风吹进多瑙河。”
李冉看着他们,忽然笑了:“那我们就干票大的。”
接下来七十二小时,他们几乎住在了音乐厅。
白天排练,夜间修改细节。
李冉重新调整了《重生》的进出点,为林晚晴增设触觉提示带;沈佳明紧急联系国内团队,为空气湿度变化准备备用琴弦;马库斯亲自蹲守混音台,确保民族乐器不失真。
最难的是协调童声合唱部分。
原定通过预录音播放,但李冉坚持现场连线拉萨一所盲童学校。
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实现跨国实时传输。
当屏幕亮起,十七张稚嫩的脸出现在画面中,齐声哼唱那段藏语祷文时,整个后台陷入寂静。
“姐姐,我们会为你加油。”
一个小女孩举着手语牌,“你说过,声音能穿越山海。”
演出前十二小时,全体成员进行最后一次全流程走台。
这一次,所有碎片终于拼合成完整的图景。
当《重生》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工作人员集体起立鼓掌。
连一向严肃的舞台监督也红了眼眶:“这是我三十年来看过的,最不像‘表演’的演出。”
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金色大厅外排起长队。
观众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乐迷,也有穿着汉服的中国留学生,更有不少带着孩子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节目单上印着双语介绍:
【《重生》交响诗
作曲独奏指挥:李冉
协奏:奥地利国家交响乐团
特别合作:星火计划青少年乐团】
入场铃响,灯光渐暗。
帷幕拉开。
李冉身着黑色丝绒长裙走上台,身后跟着五个少年。
聚光灯照在他们脸上,没有一丝怯懦。
她举起琴弓,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最后落在侧幕处??母亲正紧紧攥着手帕,朝她用力点头。
第一个音符由小提琴拉出,低沉而绵长,如同冰川裂开第一道缝隙。
紧接着,弦乐组缓缓推进,铜管轻托,竖琴滑奏如融雪滴落。
三分钟后,小宇的口琴切入,那是一种不属于西方交响体系的声音,粗粝、原始,却直击灵魂。
观众席传来轻微骚动??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东方风情点缀”
,而是一个独立叙事者的登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