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后,阿依古丽的热瓦普响起,与定音鼓形成奇妙共振;姜小虎在舞台左侧起舞,投影在他身后的纱幕上,是新疆戈壁与北京胡同交替闪现的画面;阿木的架子鼓被置于舞台右前方,不再是附属节奏,而是与低音提琴形成对抗与融合;林晚晴的钢琴位于中央偏后,她的手指在键盘上游走,每一次触键都精准无比,仿佛她真的“看”
到了乐谱。
第二乐章高潮处,大屏幕上突然切换为纪录片片段:桥洞下的口琴声、病房里的热瓦普、体校厕所外的脚步声、福利院破旧的鼓槌、盲文谱纸上摩挲的手指……影像与音乐同步推进,泪光在无数眼中闪烁。
而当第三乐章来临,童声合唱透过卫星信号实时接入。
十七个孩子的声音纯净如雪水,唱着那句“愿光明照进幽谷”
。
那一刻,整个音乐厅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笼罩,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李冉放下琴弓,转身面向星火计划的孩子们。
她举起右手,轻轻一挥。
六个声音同时爆发??口琴、热瓦普、钢琴、鼓、舞蹈踏步、小提琴??六条旋律线交织上升,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宣告:我们在这里,我们真实活着,我们彼此照亮。
最后一个音,由林晚晴的钢琴收束。
她双手按下C大调主和弦,持续十秒,直至余音彻底归于寂静。
全场静默三秒钟。
然后,掌声如雷暴般炸开。
人们站起来,挥舞着手臂,有人哭泣,有人跪地鼓掌,有人高喊“Bravo!”
不止一遍。
李冉牵着孩子们的手鞠躬,一次又一次。
母亲在侧幕泣不成声,沈佳明抹着眼角打电话给国内团队:“告诉所有人,《重生》成功了。”
谢幕后,记者蜂拥而至。
一名奥地利记者追问:“您认为这部作品为何能打动如此多人?”
李冉看着身边五个疲惫却明亮的脸庞,轻声说:“因为它不是关于胜利的故事。
它是关于跌倒后,有人愿意扶你起来的故事。”
当晚,演出视频在全球社交平台疯传。
#RebirthSymphony登顶推特趋势榜,YouTube官方频道二十四小时内播放破千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贺电,邀请“星火计划”
参与年度文化多样性项目。
回国那天,北京机场被粉丝和媒体围得水泄不通。
孩子们躲在李冉身后,紧张又兴奋。
直到走出通道,才发现航站楼大厅早已布置成一片星空??数百盏小灯悬挂在头顶,映照出《同行》的五线谱轮廓,中央写着一行字:
【欢迎回家,追光的人。
】
林晚晴仰起头,虽看不见,却笑着说:“我能听见星星亮起来了。”
李冉搂住她的肩,望向远方。
她知道,这不会是终点。
因为只要还有人在黑暗中寻找声音,就会有人愿意为他们点亮一盏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