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嘿嘿一笑,说道:“这就是秘密,地产商的一种营销手段,社会上俗称‘托’,开发商找房托人为制造热销局面。
这种做法现在最普遍,收取排号费、哄抬房价。
在一线城市,一个房号,就可以卖到上万元甚至10多万元。
楼市形势好的时候,开发商为了稳住好房源,获取最大的利润,往往雇人排队优先挑选;楼市形势不好,则造成开盘热卖的现象,找各种类型的人来扮演购房者。
‘房托’给真正的买房者会造成心理压力,进而也急切地参与到购房人群中,所以,多数在售楼盘都会通过‘内部认购’等方式,人为制造热销局面。
对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投资者一方面对政策的走向不明朗,另一方面,对未来的物价走势并不乐观,而这两个因素让房地产供应量等基本的信息不透明更加放大。
开发商则*纵这些信息,通过炒房号、找房托等行为,制造房地产市场短缺的假象,加剧房价的不断攀升。”
“这样搞啊?万一老百姓购买力下降,所有的房源不都积压在地产商手里了吗?这样搞风险很大啊。”
他摇摇头,“不会,国家发行这样多货币……知道现在有个热门词汇叫‘流动性泛滥’吗?钱多了,贬值就快,买什么最能保值?房子。
而且房子首付不过百分之二十,有百分之八十的银行杠杆效应。”
他微微一笑,“现在投资者、房产商都看明白了这一点,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不敢过分打压,房子崩盘蹦的是谁?银行!
银行是谁的?国家的,所以,大家之所以敢往里冲,不惧新高,因为有国家的安全兜底。
当然,各级政府的财政现在也高度依赖土地收益,真正崩盘了,政府离破产也不远了,老百姓只有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损失的不过是首付百分之二十罢了,生活只要没事,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你继续。”
“第三,开发商捂盘惜售。
新楼盘开盘都会制造各种各样的题材,说得是天花乱坠,传递给购房者的信息就是一个词:值!
今天买明天就会涨价。
但你真心想买时,房子刚刚开卖就只剩几套,大多是设计、朝向、采光都不好,这种情况都是开发商捂盘惜售,想获取更大的利润,因为好地段越来越少了,捂得越久获利就越大。
531【李立秋的地产经】
捂盘一般有四种手段:一是晚领证分批拿。
开发商尽可能地拖延拿预售许可证的时间,或是分次分批拿证,以此拉长销售周期。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将一个项目中品质较差的房源先变现,同时还可以为楼盘争取更多的宣传和前期房价市场调查时间,这种方法是用于短期捂盘;二是大幅提高开盘售价。
开发商大幅提高开盘价,导致市场内无人应价,变相拉长销售周期,这是最典型的捂盘行为;三是后续房源转售为租。
开发商将一些项目的后续房源转售为租,待租客撤离后,重新翻新外立面和内部装潢,再高价出售,有的甚至就带租约出售,瞄准长线投资。
这种变相捂盘方式不但可以延长销售周期,而且还可以拿租金来偿还银行利息,主要用于应对政府的干预;四是谎称进入尾盘期。
有些楼盘,对外宣传已经全部卖出,但如果上网查询,则会发现还有房子根本没有售出。
这种手段不算高明,但被开发商广泛利用。
前面这两招是开发商推高房价。
第四是中介。
中介是炒房‘高手’。
中介要生存要获利,全靠在买房卖房之间赚钱价差,低卖高买,所以,他们是推高房价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中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寻找房源。
寻找那些急着出售房子的人,比如:‘小房换大房’的人,为了工作方便,小孩上学近而换房的人,出国或是去外地不在本地生活的人,没有能力继续‘按揭’的人等。
一年能找上一两套这样急于出售房子的人,每套房可获得利润3万—5万元,就衣食无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