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海运水运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对外贸易运输成本最低。
】
【西方通过殖民扩张,海上贸易赚得盆满钵满,咱们老祖宗守着金山银山却不会利用,太气人了。
】
【可不是,大齐不是缺钱吗?开放口岸,征收关税,促进商贸,银子还不哗哗哗的来,西方人可喜欢咱们的茶叶、瓷器、丝绸之类的了,运到欧洲,价格翻个十倍不成问题,到时候数钱都要数到手软。
】
……
“殿下,殿下……”
庞隧的声音唤回了周嘉荣游离的思绪。
周嘉荣看着弹幕飞快刷过,消失,然后才点头,若无其事地道:“刚才说到哪儿了?诸位大人提议从严海禁?”
“没错,殿下,东南沿海倭寇、海盗屡禁不止,乃是从前的海禁政策过宽,很多沿海登陆的口岸无人管,这些倭寇弗朗机人便悄悄登陆,为害我东南沿海,骚扰百姓,杀害百姓官员,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武承东站出来道。
周嘉荣点头:“大家的意见,我都知道了,今天就到这里。”
弹幕给出的信息量太大,他得好好消化。
回去后,周嘉荣让刘青去吏部调取资料:“查查杜正业的籍贯来历。”
杜正业是朝堂上第一个站出来提议开放海禁的官员。
不一会儿,刘青将杜正业的资料带了回来。
杜正业是兴德十九年的进士,祖籍建宁府丘川县人氏。
果然是东南沿海一带出身的官员。
周嘉荣让刘青去将他请到府中。
鸿胪寺寺丞只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
杜正业被带到周嘉荣跟前,很是忐忑,担心是自己今天在朝堂上说错了话,惹怒了太子殿下,面如土色,战战兢兢的。
“杜大人请坐。”
周嘉荣态度和很气,还让人给杜正业上了茶。
杜正业规规矩矩地坐下,背脊挺得直直的,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
周嘉荣笑了笑,直接切入主题:“杜大人,今日你在朝堂之上提议开放海禁,有何依据,可慢慢说与我听。”
杜正业诧异地抬头望着周嘉荣,心情很复杂。
下朝后,回去他已经被训了一顿,同僚们也言语挤兑他,他本以为周嘉荣叫他过来是兴师问罪的,但好像不是。
见他不语,周嘉荣也不催促,只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在心里做了一番斗争,杜正业忽地起身跪下,郑重地说:“谢太子殿下给微臣一个机会,若殿下不嫌微臣啰嗦,微臣想与殿下说说微臣的故乡。”
周嘉荣连忙伸手将他扶了起来:“杜大人起来慢慢说,今天我有时间。”
杜正业颤抖着站了起来,坐回椅子上,缓缓开了口。
“殿下,微臣家乡所在的丘川县,山多地少,地势不平,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呼,田少山多,不利于耕作,沿海居民多以出海打渔经商为生。
自从海禁之后,朝廷只是禁民间海上贸易,但不少地方官员为表功绩,层层加码,甚至有些地方禁止渔民出海,或是严控渔船的大小,导致渔民生活困难。”
“还有些家中无壮年劳动力,没法出海打鱼,只能做些小买卖为生。
以前未海禁之前,海内外来往商旅不断,他们可以沿街兜售或是将家中多余的房屋借给外来行商,以增加收入。
但海禁之后,城中商旅减半,他们的生活也无以为继。
据丘川县县志记载,一百多年前,丘川县来往商旅众多,小小县城光是客栈便达上百家,而如今不足巅峰时的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