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电文上只有寥寥数语,却不啻于一道划破历史的闪电:7月17日,俄国爆发革命,沙皇政府倒台,格.叶.李沃夫成为临时政府总理兼内务部长……
俄国的革命绝不是偶然的。
在大公被罢免之后,特别是在德国春夏攻势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沙皇政府的统治秩序就变得摇摇欲坠,只要不是瞎子,谁都可以看出政权危机趋于表面化,而中俄有关调停以俄国的让步结束,算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大公去职最后,皇后阿历山德拉的宠臣、不学无术的巫术师拉斯普廷在宫廷日渐得势,利用尼古拉二世的迷信和迷茫,终于获得了操纵皇室部分的权力。
甚至进而要攫取最高军事权力,由于皇后的德国背景,被保守派认为是全面屈服于德国的危机根源。
6月份,忍无可忍的保皇派集团在尤苏波夫公爵带领下,刺杀了拉斯普廷,企图以此来拯救罗曼诺夫王朝。
但由于皇后的挑唆,保守派被描绘有觊觎沙皇宝座的野心,尤苏波夫公爵等辈放逐。
几乎在政权危机的同时,社会亦酝酿着巨大的反抗风暴,1916年工人罢工已经超过200万人次,除了少数核心军工,绝大多数工业生产受到了影响。
由于大片国土丧失和内部经济秩序的混乱,1915年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
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
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
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
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
在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
每月需要6万支步枪,而1914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步枪。
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
交通、运输严重阻塞。
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
1916年前5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1%。
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
在中俄冲突发生后,从远东输入的物资进一步锐减,严重威胁着俄国内部的稳定,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海参崴。
但摩尔曼斯克在春夏攻势中被德国人占领,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单轨,运输不便。
海参崴离俄国腹地又太远,还被中国卡住了脖子。
俄国陷入窒息状态。
中俄有关协议内容的公布,又使得传统上一直陶醉于帝国扩张的底层民众清醒过来,感到对政权的失望。
在这个时候,革命的契机已经成熟了,而德国方面将列宁弄回俄国国内,更进一步加剧了革命的风暴,当然,在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分裂,布尔什维克主张彻底的革命,而孟什维克与资产阶级立场较为接近,希望通过对国家杜马的改良来缓解内部矛盾,分享政权。
但是,沙皇拒绝改良,反而连国家杜马一并关闭,并着手从前线调集军队,准备弹压。
矛盾趋于计划,6月24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厂冲压车间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计件工资和召回被解雇的工人。
厂方无理拒绝,且以高压手段进行威胁,宣布不定期歇业。
罢工是直接受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指挥,罢工扩大到整个普梯洛夫厂。
6月27日,按军管当局命令,普梯洛夫厂大门紧闭。
工人无法入内,便成立罢工委员会,并决定请求其他工人支援。
冲突进一步发展为全市性的斗争。
6月29日,罢工人数增加到20万。
群众从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集合,在群众性的罢工、示威游行发展起来后,列宁发表讲话,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准备武装起义,并着手策反军队。
7月1日,彼得格勒罢工转变为总罢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营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哈巴洛夫关于首都局势的报告后,下令对彼得格勒罢工运动实行镇压手段。
次日晚,他签署了给哈巴洛夫的电报:“着令于明日京都中的骚乱悉行制止”
,沙皇军队连夜逮捕了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委员5人,并布置了弹压兵力。
由于事先得到情报,列宁等布尔什维克主要首脑逃脱了追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