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也就是说,蒸汽,药剂或者是其他的医疗手段,而不要去用电。
为什么不能用电呢?当然他没将这个问题问出口,那是在犯蠢,但他已经研究这件东西研究了好几年,他的所有积蓄都投入了进去。
现在想要改成蒸汽或是药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起码的,他需要一份新的投资,但他自己都没有头绪,又怎么能够说服别人投资呢?
这时候,一封出乎意料的来信就成了他唯一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如果真的按照对方承诺的那样,他能够在这位先生死后得到一笔大约在五千到一万金镑的遗产。
不过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如果能够得到遗产,你以为他会去弄药剂或者是蒸汽医疗吗?不,他还是想用电,他认为自己的路并没有走错,极有可能某些人因为嫉妒他的成功,所以散播了谣言,以至于他的顾客连尝试一下都不敢。
而这个谣言可能就与电有关。
但如果他有了这笔钱,他或许就将这种医疗手段先从中下阶层人这里扩散开来,只要他们的疾病能够被这种神奇的电击治疗治愈,他就有了一定的名气。
凭借着这些名气,他也一样可以得到官员与贵族们的青睐——就像是那位发明了牛痘的医生,他一开始不就是为那些穷苦人接种牛痘,确定牛痘不但不会引起不好的副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治天花,才得到了上层社会的接纳吗?
他确信自己也可以。
不过他终究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已经察觉到了南丁格尔女士的不耐烦。
于是他提起另一个话题,南丁格尔女士是最后一个抵达老宅的,其他人已经在这里逗留了不小的一段时间。
最早的一个人三个月前就到这里了。
医生是在两周之前踏入老宅的,但两周的时间也足以让他与这些先生们熟悉起来,他甚至还偷偷的查了查他们的底细。
“您看在我左手边的那一位。”
他侧着身,小心地为南丁格尔女士介绍说,“这位先生据说是一名作家,他也是最先一个来到惠特比的。
据他说这个地方给了他很多灵感,他可能就此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
他微笑了一下,意味深长,他从仆人那里得知,这位先生很有可能是付不起房子的租金了,才在接到信的时候立即马不停蹄地赶来了,“我看过他的一些稿件,这个人的文笔还算可以,内容也算是引人入胜,就是他的思维非常的混乱和零散,想象力也不够丰富。
我问他之前发表过哪些作品,他也答不上来,也哪怕一本小说被出版过。
不过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有力的朋友或者是亲眷的原因,何况他还是个爱尔兰人。”
如今,大不列颠的殖民地已经遍及了非洲,印度,东南亚与澳洲,但谁也没有忘记英格兰最早的殖民地就是爱尔兰。
当威廉和利维来到诺丁汉的时候,他们惊讶于诺丁汉的迟钝和落后,但这是诺丁汉人自己的选择。
而在连续两次的改变命运的机会里(蒸汽大革命与机械大发展),爱尔兰却被奇妙的忽略了——这种忽略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英格兰的贵族与官员们一致认为,与其将爱尔兰带入到轰轰烈烈的工业大革命中,让他们与自己并驾齐驱,这不如强行让这块土地仍旧维持在老旧,停滞,固步自封的状态,好让它成为英格兰最大的一个粮仓。
在这个时期,粮仓可不是一个美好的名词,它意味着英格兰将会使用手中的各种权利,将爱尔兰变为一个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无法独立的地区。
他就像是一个懵懂的处女那样,任由居心叵测的罪犯肆意摆弄。
他们需要牛奶,爱尔兰人就需必须放牧,他们需要小麦,爱尔兰人就需要耕种。
而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辅助,原始农业的性价比比是很低的。
但爱尔兰人又能如何呢?直至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的那一年,爱尔兰只有百分之五的耕地是属于爱尔兰人的,其他全都是英格兰人的,老爷们要怎么处理自己的财产,难道还要看奴隶的面色吗?当然不可能。
幸好这时候土豆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作物。
土豆是样好东西,只要把它切开埋进土里,隔年就能得到一场大丰收,它的果实足以喂饱上千万的人,而没有土地的爱尔兰人所能积累起来的财产会是什么呢?人口,他们很早就结婚,没有仪式,也没有宴会,只需要有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泥巴小屋就行。
他们靠着土豆来喂饱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等到孩子长大就可以到田地里去耕作,种出小麦供给英格兰这张似乎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饕餮巨兽。
一个农夫当然是不需要学习的,他们也没有那个条件去学习,能够活着是他们最大的奢望。
讽刺的是,英格兰人居然还能用这个理由来攻击爱尔兰人愚昧、懒惰、无能。
他们将爱尔兰人看做一群直立的畜生,不要说上层社会与他们女王陛下,就连最普通的市民也不会关心这些人的死活。
是的,土豆遭灾后造成的大饥荒,直至今日还在持续着,爱尔兰人饿死了一部分,苟延残喘一部分,还有的就是——上百万的爱尔兰人奋力一搏,居家迁徙,去美洲也好,去澳洲也好,只要还能给自己与全家谋得一条生路,随便让他们做什么都可以。
而这种行为被英格兰人视为叛国。
所以现今爱尔兰并不受英国主流体系的接纳,他又是一个作家,这就是意味着他的才华并不是英格兰人不可或缺的,他们需要士兵们为他们打仗,需要医生们为他们治疗,需要建筑师们给他们建造房子,也需要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但一个作家,英格兰早有一个莎士比亚,还有数也数不清的,犹如明星般璀璨繁多的文学创作者,他们并不需要一个爱尔兰人来瓜分文学上的荣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