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之前编这一版三五时,他便精确计算出了历年每场考题、考点的出现频率、占比,分析了其中有何变化,还评估了不同年份、不同题目的难度,甚至还研究出了这些年不同博士被选派为考官后的思路、偏好、特点。
他一人便能确保三五书中知识的准确性和前沿性。
而且……科考的“真题”
,甚至是殿试的真题,外头的书局可不易得到。
新酒年年酿,旧瓶便不值钱了。
当然,告还是要告的。
赢了官司,多少能得些银钱,至于那些私下传抄的,那就没法子了。
只能由着去了。
三五之前因押题已经火爆过一次了,但这回却是彻底“出圈”
了。
因这次春闱一共录取了六百余人,辟雍书院考中者才一百人出头,国子监却有将近两百人中了!
虽说大半都排在乙榜末尾,堪堪吊着那金榜的尾巴,可中了便是中了,不论是第二百名,还是如耿灏般的第六百名,那都是实打实的“同进士”
。
这更加说明了一件事,这些人原本是天资平平的,可就因科考前押中了题、有了更好的读书法子,一举便考中了。
这对普通人而言,是多大的激励?
尤其丁字号学斋几乎半数考中,还有耿灏与孟四两个常年在庚等打转的活宝,一跃成了龙,更是活脱脱的大招牌。
邹博士也已经扬眉吐气了,他是个多好的典型和政绩啊!
不仅冯祭酒特意为此上书朝廷请求褒奖他,他如何尽心尽力教授学子们的故事也被传颂了出去。
一时间,打听他明年会任哪个学斋博士的人络绎不绝,提着礼盒、想塞子弟到他门下的,也不知凡几。
甚至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寻上门来,更有拐着弯儿把好处塞到他妻子手里的。
吓得邹博士连夜把妻小送回老家,自家也闭紧了门户,谢绝一切访客。
耿相因耿灏奇迹般考上了,隔日便亲自来了知行斋一趟,大张旗鼓,不仅送了个牌匾给姚如意,还眉目特别慈祥地对她说:“小娘子这书斋,于士林大有裨益。
老夫想着,捐些银钱,加盖一层,也好多容些学子在此读书进学。
日后也算一桩功德。”
听得姚如意都十分佩服,那情态,好似他从来也没有一个叫邓峰的继子,也好似从来都没有续过弦似的。
果然当官的,脸皮就是要厚啊。
但有人来送钱,姚如意自然应下。
虽然还没动工,她却已经想到了后世的做法,到时她便请人立了块功德碑,将耿相捐银的事由、数目,工工整整刻在上头,就搁在天井角落里立着。
在原有的屋子上头新盖的那二层小楼,便唤作“文华堂”
。
因耿相字文华,正好,有人问便有了光明磊落的出处。
待修葺停当,她还想把那账目明细贴出来,省得有人嚼舌根。
这样便既得了好处,又不会惹一身骚。
春闱放榜出来,夹巷里的人家几乎都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今儿这家做东,明儿那家做东,把姚如意吃得脸都圆润了一圈,姚爷爷更是吃得两层下巴了。
实在不能再这么吃下去了,姚如意赶忙推了孟员外家的席面,他太高兴了,得知儿子考中后,当街便兴奋过头栽倒了。
差点没摔进沟渠里。
看他那样子,是打算摆流水席的。
还有耿家那头相请,姚如意也没去,刻书的事情就够她忙了!
她还要和周榉木商议着盖第二层小楼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