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火星赤道附近的诺克提斯峡谷,常年笼罩着淡红色的沙尘。
峡谷两侧的稀土矿脉如同大地
iconicon-uniE00E"
>
iconicon-uniE071"
>的筋骨,在微弱的日照下泛着金属光泽,这里是银河戍卫队规划的重要资源补给点。
但此刻,三辆传统履带式采矿车正卡在35°的陡坡中段,履带在松散的赤铁矿砂上疯狂打滑,车斗里的稀土矿石不断滚落,在坡底堆成一座小小的石堆。
“爬坡效率又掉了,现在只剩32%!”
负责监测的工程师对着通讯器大喊,屏幕上“侧翻风险值”
的红色警报不断闪烁。
其中一辆采矿车的右侧履带突然陷入沙坑,车身瞬间倾斜,驾驶员急忙启动紧急制动,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火星,在沙尘中划出一道短暂的红光。
“再这样下去,不仅采不到矿,设备都要全毁在这里!”
俞天站在峡谷顶端的观测点,机械义眼扫描着陡坡的地形数据。
屏幕上,坡体的起伏曲线如同锯齿般不规则,表层砂土的承重能力仅为地球土壤的13,传统履带式车辆的接触面积过小,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复杂地形。
“必须换一种运输方式,履带结构在这里行不通。”
他伸手摸出衣袋里的陶片,陶片表面的仰韶纹路在火星光线下泛着微光,突然想起父母生前研究的古代机械文献——《三国志》中记载的“木牛流马”
,或许能带来启发。
“木牛流马,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
俞天对着通讯器念出这句话,“诸葛亮当年在蜀道运输粮草,面对的地形和这里相似,都是陡峭多石。
我们或许可以复原这种西足式运输结构,用多点支撑代替履带的面接触。”
林夏的全息投影立刻出现在观测点旁,她调出《三国志》中关于木牛流马的零散记载,结合现存的考古复原图,启动三维扫描程序:“文献提到‘一脚西足’,推测是单辕西足的行走结构,足端可能有防滑设计。
我先构建基础模型,将蹄部改为可伸缩液压柱,模拟火星重力下的支撑强度。”
半小时后,西足运输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在屏幕上转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