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个个名字签在了拟定好的成果归属划分协议上。
王贵元是行政主任,他代表江州大学理学部,还给协议盖上了理学部的公章。
朱炳坤代表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其他参与人还包括薛坤、方慧敏以及陈帅。
最后是张明浩,他对于成果分配比例也很满意。
所有人都照顾到了,包括实验室方面,学校方面,也包括参与实验的个人。
在王贵元、朱炳坤看来,协议的签订是有价值的。
若是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就可以拿协议做样板材,去处理研究生、博士生跟着实验室项目完成的专利成果问题。
在协议签订好以后,实验室里也有人在谈论着。
“张明浩研究出一种可能会让锡烯稳定生长的技术,会创造出一种规模性制造多层锡烯薄层堆叠的新材料。”
“就是实验室研究测定的那种?”
“也许是,也许不是。
锡烯的稳定生长,感觉不太可能吧。”
“这种材料只能实验室制作,大规模制造的距离太远了。”
多数人也只是当个话题说一下。
他们和陈帅、朱炳坤的感觉类似,都觉得‘稳定生长’、‘规模性制造’,和‘锡烯’根本没有联系。
锡烯,顶替石墨烯的未来材料。
国际物理学界连‘单原子锡烯薄膜’材料都没制造出来,稳定制造‘多层堆叠的锡烯薄膜’材料,听起来比制造‘单原子锡烯薄膜’的难度还要高。
石墨烯在‘大规模制造技术’上卡了二十年了!
锡烯的难度只会更高!
张明浩签好协议以后,就回了工作间,廖书言、陈兰君等人也好奇的问了几句。
他解释道,“技术应该不一样吧?”
“肯定是单原子锡烯薄膜更难制造,最大的技术阻碍是衬底,记得邓凯说的吗?”
“碲化铋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衬衣,甚至说一定不是最适合的,想用碲化铋制造单原子锡烯薄膜只能靠运气。”
“不能制造单层锡烯薄膜,并不表示不能制造多层堆叠的薄膜,按照我的研究,可以试一下。”
廖书言、许超听罢对视一眼,明显是不太相信。
陈兰君则是凑过来,一把把张明浩的胳膊抱在怀里,施展起了黏黏大法,她抬起头坚定道,“张明浩,我相信你!”
“没问题的,你的研究一定可以的!”
“谢谢。”
张明浩赶紧拽走胳膊,翻了个白眼问道,“有什么事,直接说。”
陈兰君不在意的一笑,指着自己的电脑道,“过来帮我看看,你觉得我这个分析怎么样?”
她简单讲了一下,“我是想靠数据工作写篇论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