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深入至一百八十二米时,钻头突然卡住。
人工下探后,我们发现前方是一扇倾斜嵌入岩壁的金属门,高约两米,通体呈青铜色,表面布满螺旋状凹槽,如同某种声学导管。
门中央有一个圆形凹槽,直径约十厘米,形状与【LISU-001】金属片完全匹配。
我掏出随身携带的那片合金板,犹豫片刻,轻轻放入。
咔哒一声,门缓缓开启。
里面没有灯光,却亮着。
整个空间被墙壁上的矿物涂层自发激发的幽蓝光芒照亮。
正中央,摆放着一台比香山那台更为古老的“回声炉”
原型机。
机器前方,立着一块石碑,碑文用钢钎凿刻而成:
>“第一代守望者:赵长林
>入职日期:1978年4月5日
>最后记录:1983年3月12日
>遗言:我听见了,我也回应了。”
我踉跄上前,几乎跪倒在地。
原来父亲不仅去过这里,他还曾独自一人,在此完成了最初的实验。
而所谓“事故”
,不过是官方对真相的遮掩。
林晚检查机器状态后,脸色骤变:“它还在运行……虽然能源几近枯竭,但核心处理器仍在循环播放一段音频。
我们要听吗?”
我点头。
扬声器启动的瞬间,传出的并非父亲的声音,而是一个女人的吟唱??正是母亲那首童谣。
但这一次,背景中多了一层极其细微的和声,像是多人齐诵,又似风吹经幡。
我们立即进行多轨分离处理。
当剥离主旋律后,一段全新的歌词浮现出来:
>“月亮走,我也走,
>父亲牵我过桥头。
>桥下流水轻轻唱,
>唱着从前谁回头?
>风不来,我不走,
>等到花开满枝头。
>花开时,门自开,
>声音回来,人也在。”
这不是摇篮曲,是**唤醒诗**。
更惊人的是,当我们将这首完整版输入“声音防火墙”
数据库时,系统自动解锁了一个尘封三十年的加密文件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