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图中标注了三十七个关键节点,其中二十九个已被“地球声网”
覆盖,剩下八个仍处于休眠状态。
最核心的一处,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坐标恰好落在1983年那次异常风噪事件的发生地。
“1983年3月12日……”
我喃喃道,“‘钥匙在童谣里’,而童谣的日期,指向的不只是记忆,是位置。”
林晚连夜赶了过来。
看到拓扑图后,她沉默良久,才低声说:“这不是地图。
这是**邀请函**。”
我们决定组织一支小型科考队,直奔塔克拉玛干。
军方提供了改装过的沙地探测车和深井钻探模块,国家地震局协助规避流沙风险。
临行前夜,我再次回到母亲的老屋,在阁楼翻找旧物。
在一箱泛黄的信件底部,我发现了一张手绘卡片。
纸面粗糙,像是小学美术课用的素描纸。
画的是一个小男孩牵着两个影子般的大人,站在一片荒漠中央,头顶悬浮着一轮发光的月亮。
右下角写着一行稚嫩的字:
>“我和爸爸妈妈要去找会唱歌的沙子。”
我的心跳停了一拍。
这分明是我六岁时的作品。
可我不记得画过这张,更不记得曾说过“会唱歌的沙子”
这种话。
除非……又是那首童谣的影响。
我将画扫描存档,上传至“声音防火墙”
的AI解析系统。
十分钟后,后台反馈出一条隐藏信息:画中月亮的光晕由无数微小点阵构成,经解码后形成一段经纬度坐标??**正是塔克拉玛干目标区域的中心点!
**
原来早在三十年前,我就已经参与了这场旅程。
只是当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在执行一场跨越代际的使命。
两周后,我们抵达目的地。
GPS显示,此处距最近的绿洲有两百公里,四周尽是连绵沙丘。
但穿地雷达很快发现了异常:地下一百五十米处存在巨大空腔,形状规则得不像自然形成,且内壁覆盖着与香山“回声炉”
相同的非晶态矿物涂层。
钻探开始第三天,我们在沙层中挖出一块残破的金属铭牌。
上面蚀刻着半句标语:
>“风语计划?实验站第七号”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档案记载,该计划仅有六个地面站点,从未设立第七号。
这意味着??**有一段历史被刻意抹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