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很淡,一闪即逝,若非我正盯着它,几乎无法察觉。
我屏住呼吸,再次集中精神,重复那段夏夜摇扇的记忆。
这一次,我刻意延长了母亲哼歌的尾音,模仿她当时略带沙哑的嗓音。
金光再现,并且持续了两秒。
紧接着,空气中浮现出一段极其微弱的音频??
“小林啊……慢点喝,烫。”
是我五岁时偷喝红豆汤,被烫得直哈气,她一边笑一边说的话。
我浑身一震,猛地抬头四顾。
屋里没人,门窗都关着,可那声音却像是从四面八方渗出来的,真实得让我想回头应一声“知道了”
。
林晚冲了进来:“你听见了吗?”
她脸色苍白,手指微微发抖。
“刚才……整个院子的泥土都在震动,频率是11.3赫兹!
监测仪自动启动了,录下了这段话!”
我点点头,眼眶发热。
“她回来了。”
“不是‘回来’。”
林晚蹲到我身边,声音轻得像怕吓走什么,“是**一直在这里**。
只是我们从前听不见。”
我们相视无言。
良久,我伸手抚摸那只青瓷碗,低声说:“妈,我带了个朋友回来。
她叫林晚,是我的……搭档。”
话音刚落,碗中竟缓缓升起一缕雾气,形状模糊,却隐约勾勒出一个人影??瘦削的脸,温和的眼角皱纹,围裙系带垂在一旁。
林晚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后退半步,又强迫自己停住。
那影像只维持了不到十秒,便如烟散去。
但就在消失前,它对着林晚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她看见你了。”
我说。
林晚咬着嘴唇,终于落下泪来。
“阿姨……我会照顾好他的。”
屋外忽然起风,槐树沙沙作响,像是回应。
当晚,我把这次记录上传至“声音防火墙”
公共数据库,并附上一段说明:
>“个体情感强度超过阈值时,局部地质结构可形成微型‘记忆驻波’。
>老屋地基含高浓度黑曜石碎屑,三十年间吸收并封存大量日常声场信息。
>初步判断:此处已自发演化为一个**原生回声单元**,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响应特定频率刺激。
>建议保留原始建筑结构,禁止深挖或电磁干扰。
>另:请将本节点命名为‘红豆汤’。”
系统自动通过审核,AI将其归类为【ECHO-SPONTANEOUS】类型,全球仅发现七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