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妈妈让我来的。”
小女孩低声回答,“她说,有些话,如果没人说,就会永远消失。”
苏晓点点头,在她身旁蹲下。
“那你愿意听吗?不只是听故事,而是记住它们,将来也讲给别人听。”
小女孩用力点头。
苏晓打开铁皮盒,取出一叠泛黄的手稿??那是她多年整理的《春录》补遗,其中夹着几页学生抄写的课堂笔记、几张老照片、还有一封未曾寄出的检讨书,落款是“云南省第十三中学教师白露”
。
“这位老师,”
苏晓指着照片上的女子,“她曾在这里上课。
她教孩子们写真实的事,说真心的话。
后来,她消失了。
但我们知道,她没有沉默。”
小女孩伸手接过照片,小心翼翼地贴在胸口。
“我会记得她。”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钟声。
并非来自寺院,而是一口挂在村口老槐树下的铜钟,由几位老人轮流敲响。
每年清明后第三日,他们称之为“启忆节”
。
今天,钟声响了十二下,象征十二座曾封锁记忆的城市同时解禁。
陈砚此时正站在北境小镇的档案馆前。
这里曾是守缄会的地方分支,如今已改建为“民间记忆资料中心”
。
馆门前排起长队,大多是年轻人牵着父母或祖辈前来申请查阅历史卷宗。
一位拄拐的老妇人颤巍巍递上身份证,申请调阅其夫1959年的劳改记录。
工作人员没有犹豫,立即输入系统,三分钟后,一份电子文档打印出来,附有当年审讯笔录的扫描件。
老人泪流满面,紧紧抱住文件,仿佛抱住失散多年的亲人。
陈砚默默注视这一幕,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艾米丽发来的消息:
>“我在伦敦国家档案馆找到了母亲当年的离境审批表。
签字人竟是国内某位现任高官的父亲。
他们知道她是无辜的,但仍批准驱逐。
这不是错误,是共谋。
我把资料上传了忆纸网络,标签是:#别让名字沉没。”
他回复:“谢谢你。
我们正在建一座看不见的纪念碑。”
转身离开时,一名少年拦住他,手里攥着一本破旧日记。
“先生,这是我爷爷留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