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当年你说要进城读书,我说‘别走了’,你就真没走。
>后来你一生不顺,我一直怪自己。
>我怕你恨我,所以不敢联系。
>可我现在后悔了。
>我不该用‘为你好’绑住你。
>若你还活着,请原谅我这个糊涂娘。
>我只想听你说一句:妈,我过得还好。”
录完,林婉将卡片编号:“H-2033-0805”
,并承诺会通过寻亲网络尝试传递。
老人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放。
接下来的日子里,奇迹悄然发生。
另一位常年沉默的老人开始在纸上涂鸦,画的是年轻时参军离乡的场景;有个总蜷缩在角落的男人,某天突然哼起一支老歌,竟是当年送别恋人的曲子。
林婉一一记录,不加评判,只是收藏。
一个月后,她组织了一场小型分享会。
没有人强迫发言,但有三人自愿站起。
其中一人掏出一本破旧日记,念出五十年前写给战死战友的信;另一人捧着一枚褪色徽章,讲述自己如何因政治运动被迫揭发恩师,终生悔恨;第三人什么也没带,只是站着,哭了整整十分钟。
林婉全程静默,最后只说了一句:“你们的声音,我都收下了。”
当晚,陈素琴拉着她的手,哽咽道:“你知道吗?二十年来,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们眼里有光。”
林婉摇头:“不是我带来的光。
是他们一直藏着火种,只是终于等到有人愿意蹲下来,帮他们重新点燃。”
回到云南,已是深秋。
言语墙又高了一尺,卡片层层叠叠,像一片彩色的森林。
有孩子写下“我害怕考试”
,有老人留下“老伴走后,我每天跟她说话”
;最顶端挂着一只风铃,随风轻响,下面附言:“这是我女儿的声音,她先天失聪,但从没停止表达爱。”
林婉站在墙前,忽然听见身后脚步。
转身一看,竟是沈清瑶,怀里抱着一台改装过的振动仪。
“我去了趟德国,”
她笑着说,“找到了一种新型传感材料,能把声音转化成不同频率的震动。
我想试试,让聋哑孩子也能‘感受’到别人的话语。”
林婉眼睛亮了:“就像那个听火车震动的男孩?”
“对。”
沈清瑶点头,“语言不止一种形式。
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形式被看见、被理解、被回应。”
两人当即投入研发。
三个月后,第一代“触听装置”
问世??佩戴者将手掌贴在设备上,便能通过脉冲震动感知对方说话的情绪节奏。
测试那天,那个曾说“大地在说话”
的男孩第一次“听”
到了林婉说“我爱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