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吴常眼前光芒一闪,回过神来,已经进入洛基的心灵世界。
他附身在洛基身上,以第一视角观察着场景中的一切。
心灵世界中的洛基,正在前往某处空间,位于他身前带路的,是一个坐在浮空轮椅上的怪异中年...
我合上文档,指尖在回车键上停留片刻。
阳光斜切过书桌,照在那片蓝光花瓣残留的痕迹上??它早已失去荧光,像一片枯萎的蝶翼,却依旧贴在玻璃罐底,仿佛固执地等待谁来读取最后的数据。
那天之后,城市变得不一样了。
不是建筑变了,也不是制度松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多了一种沉默的默契。
菜市场卖鱼的老张会在找零时多塞一颗糖,说“替我哥给的”
;地铁站穿制服的安检员对每个孩子微笑点头,据说他曾在名单第67位念出自己父亲的名字;就连社区医院那个总板着脸的心理医生,也开始在诊室放一只录音笔,标签写着:“你说,我存着。”
小努尔每天放学都绕路去言语纪念馆,在声波墙前站一会儿。
有时只是轻轻说一句“今天作业好多”
,墙面便泛起涟漪般的淡金色波纹,回应以一句温柔的“我在听”
。
馆方后来发现,这些日常絮语积累的情绪图谱,竟与当年守灯人们留下的遗言产生了共振频率,像是某种跨越生死的回音。
苏禾辞去了教师职务,但没离开学校。
她在地下室开辟了一个新空间,取名“静音室”
??没有麦克风,没有屏幕,只有一圈矮凳和一面单向镜。
每周三晚上,有人会悄悄推门进来,坐下,低头,不说话。
有时候一坐就是两小时,走的时候眼眶红着,脚步却轻了。
没人记录他们来过,也没人问他们为何流泪。
苏禾只在门口放一杯温水,和一张空白信纸。
她说:“有些话,不必出口也能被听见。”
而我,则开始整理《守灯人名录》。
起初是按时间顺序录入,后来发现许多名字之间存在隐秘关联:某个替战友道歉的退伍兵,正是二十年后火灾中救人的消防队长的母亲;一位在海底隧道自尽的工程师,曾默默替三位同事承担项目失败的责任,而那三人后来都成了“副本0”
系统的底层维护员。
最让我震动的是第44号记录:**王幼安,2051.08.15,替陌生人说:“对不起,我没能在你跳下去前拉住你。”
**
这个名字没有出现在Echo-A的刻墙上,而是藏在李宛水晶棺释放蓝光后的附加数据包里。
坐标指向城东一座废弃天桥,桥墩内侧被人用油漆写满了“别跳”
“还有人在等你”
“你可以哭”
的字样,字迹层层叠叠,覆盖了十几年的风雨。
我去实地勘察那天,遇见一个蹲在桥边抽烟的男人。
他看见我手中的名单,忽然笑了:“那是我写的。
每年这一天,我都来这里写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