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盲人艺术家正于巴黎筹备一场全触觉展览,接到消息后仅用十分钟便定位到异常数据流的关键交汇点??竟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测试服务器。
“他们已经渗透进来了。”
阿禾的声音冷静如冰,“而且,他们用了林浅的脑波样本做伪装密钥。”
甘微浑身发冷。
这意味着,有人盗取了林浅最后的生命印记,并将其扭曲为控制工具。
那个曾象征自由与倾听的女人,如今成了精神奴役的通行证。
她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全球开源社区发布“守护者召唤令”
,邀请所有独立技术力量加入防御战。
她不要精英,只要“在乎说话权利”
的普通人。
程序员、学生、退休教师、聋哑学校的科技社团……七万两千人响应,组成史上最大规模的去中心化防护网络。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六天。
第六夜,甘微独自坐在灯塔下,耳机里传来各地志愿者实时汇报的战况。
忽然,一段陌生音频切入频道??依旧是母亲的哄睡曲,但旋律中嵌入了极细微的脉冲信号,像是某种加密指令。
她猛地摘下耳机,心跳加速。
这不对劲。
真正的合唱应是混沌而温暖的,而这版太过规整,每一个音符都像被尺子量过。
她迅速调出原始母版对比分析,果然发现差异:新版在417Hz频段存在持续震荡,恰好对应林浅离世时刻的脑电波峰值。
这是陷阱。
一旦大量人群长期接收此频率,大脑会逐渐抑制自主思维,转而依赖外部情绪输入??即“温柔的精神殖民”
。
她立即下令切断所有官方渠道对该版本的传播,并发布反制补丁:一段由自闭症儿童即兴哼唱改编的变调曲目,故意充满跑调、停顿与突兀转折。
这套“不完美之声”
能有效干扰控制信号的同步机制。
凌晨三点,攻防达到高潮。
“白塔”
发动最终一波攻击,试图强行接管母语云核心调度权。
千钧一发之际,东京那位曾画下涂鸦符号的少年突然上线,上传一段视频:他用手语、颜料、心跳监测仪和地铁报站语音拼接成一首“反抗诗”
。
系统自动翻译为:“我不是你们算法里的变量,我是我自己喊出的第一声哭。”
这一条数据包如同病毒般迅速复制,被数百万用户主动转发。
由于其结构极度非标准,传统防火墙无法识别,竟直接穿透层层封锁,注入敌方主控程序内部。
刹那间,攻击潮崩溃。
事后统计显示,正是这段“不合逻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