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信息流触发了对方AI的情感模拟模块过载??它试图理解“为何哭泣可以是力量”
,却因无法归类而死机。
黎明破晓时,甘微走出灯塔,看见渔村里每家每户的窗户都亮起了灯。
人们没有打电话,没有发消息,而是用锅碗瓢盆敲打出同一段节奏:咚、咚、咚,三短一长。
她在风中站了很久,然后转身走进屋内,取出最后一卷空白磁带。
这一次,她不再录音。
她将磁带拆开,抽出里面的氧化铁带,剪成细条,编织成一只小小鸟的形状,翅膀展开约莫巴掌大。
接着,她写下一张纸条:
>“给未来的你:
>如果有一天,你们又造出了完美的翻译机器,
>请记得把它摔在地上。
>然后捡起碎片,贴在胸口,听听它还能不能听见心跳。”
她把纸鸟和纸条放进玻璃瓶,封口,投入大海。
潮水带走它的那一刻,天空忽然泛起奇异的光晕。
不是极光,也不是朝霞,而是一种介于透明与彩色之间的流动色泽,宛如无数看不见的声音终于获得了形态。
阿禾后来描述那种景象:“像一群透明的蝴蝶飞过水面,每扇一下翅膀,就落下一句没人说过的话。”
数月后,联合国宣布永久搁置《高阶共鸣技术管理框架》立法提案。
取而代之的是一项民间倡议:“全球倾听周”
??每年秋分前后,各国自愿关闭自动翻译系统,鼓励面对面、非数字化的交流。
首年参与人数超八亿,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连续七天只显示一行手写文字:“你说不清楚的样子,很美。”
甘微没有出席任何庆典。
她回到了南海小岛,在珊瑚屋旁种下一排银叶树。
树苗尚小,枝条柔软,随风轻轻相碰,发出沙沙声响,如同低语。
某日黄昏,一位外国访客登岛,自称是研究跨文化沟通的人类学家。
他带来一台最新款的多模态捕捉仪,声称能精准还原任何非语言行为的意义。
甘微笑着请他坐下,端上一杯粗茶。
“你可以录。”
她说,“但我不保证你会听懂。”
男人点头,开启设备。
镜头对准她的手??她缓缓将茶叶倒入壶中,动作舒缓,指尖微颤;又对着火苗吹气,唇形似语非语;最后倒茶时,特意让水流撞击杯壁,发出清脆一响。
三天后,他沮丧地离开,说仪器分析结果显示:“意义缺失,行为无序。”
甘微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轻声自语:“因为你只想‘懂’,却不愿‘感’。”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我们总以为沟通是为了消除误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