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夏书问。
“右颈内静脉入路,已消毒铺巾。”
马丽娜回答,声音略有颤抖,“但我们没有专用长鞘,只能用改良版导引系统。”
“可以。”
夏书迅速判断,“注意推送力度,儿童静脉壁薄,避免穿孔。
先用5F导管探路。”
过程比预想艰难。
第一次导丝推进失败,血管痉挛导致路径扭曲。
第二次尝试时,电源突然中断三分钟,所有设备重启。
夏书立即启动离线指导模式,通过语音一步步引导:“你现在想象这条血管是一条山间小溪,水流湍急但有规律。
你要顺着它的节奏走,而不是对抗它。”
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中,导丝成功穿越狭窄段。
现场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球囊预扩,慢速充盈,观察远端血流恢复情况。”
夏书继续指挥。
当球囊缓缓膨胀,右心室压力曲线骤然下降那一刻,整个帐篷陷入短暂寂静,随后所有人抱在一起哭泣。
那是他们三个月来第一次看到如此明显的生理逆转。
“释放瓣膜。”
马丽娜的声音终于平稳。
银白色的“三纽扣-X”
在灰暗的屏幕上缓缓展开,宛如沙漠夜空中绽放的星辰。
血流频谱变得平滑有力,跨瓣压差降至12mmHg。
“成功了。”
夏书轻声说,闭上了眼睛。
这一台手术持续了七小时。
接下来的四天里,他们完成了六例介入治疗,挽救了五个孩子的生命。
第七个孩子因多器官衰竭未能挺过术前准备阶段,临终前,母亲抱着她低声哼唱家乡民谣,马丽娜录下那段音频,发给了夏书。
“她说,希望有一天,她的女儿能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邮件末尾写着。
回国当天,夏书没有回家,而是直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他穿上隔离服,站在玻璃窗外凝视着那些仍在呼吸机辅助下的早产儿。
其中一个手腕上挂着写有“临床试验编号C-2024-07”
的腕带??正是“美罗培南脂质体”
新一期研究对象。
他掏出手机,翻出那张夏光打疫苗的照片,轻轻贴在玻璃上,与里面那个素不相识的孩子隔空相对。
“你们都会好起来的。”
他喃喃道。
一周后,《柳叶刀?儿童健康》刊发特辑,题为《跨越战火的生命桥梁:中国技术在冲突地区的实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