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能让所有人听见彼此的种子。”
陈星遥指向石碑底部一处未被清理干净的刻痕。
李念蹲下身,用手电仔细照去,发现那是一串极小的符号,排列成环形,中间嵌着一个熟悉的图案??双螺旋。
她猛地想起敦煌铁箱内壁的纹路,以及铜匣复制品上的标记。
这不仅是Ω链的标识,更是一种坐标系统。
她立刻联系林小满,将图像传回北京总部进行拓扑解析。
三小时后,回复抵达:**该符号群属于“归音计划”
三级加密协议,解码结果为一组地理参数,指向地下约187米处存在封闭腔体,内部检测到微弱电磁场活动,疑似人工构造物**。
“十八层楼深?”
一名地质工程师皱眉,“这不可能。
这一带的地层结构根本不支持如此深度的人工挖掘,而且从未有过相关工程记录。”
“但他们做到了。”
李念盯着屏幕上的三维建模图,“在六十年代末,一群被流放的知识分子,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沙漠之下凿出了一个‘记忆保险库’。”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没有机械,没有图纸,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
但他们有信念,有知识,还有一支由教师、工程师、音乐家组成的隐秘网络。
他们在夜间施工,白天伪装成放牧或拾柴,一铲一镐,耗时两年七个月,终于打通了这条通往地心的记忆隧道。
李念组织了一支精简勘探队,携带便携式钻探设备与声学传感器,开始向目标深度进发。
过程异常艰难,岩层坚硬且富含磁性矿物,多次导致仪器失灵。
直到第五天凌晨,钻头终于穿透最后一层玄武岩,进入一个直径约十五米的球形空腔。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与金属氧化的气味。
中央摆放着一台锈迹斑斑的装置,外形类似老式录音塔,由九个同心圆环组成,每个环上镶嵌着不同材质的晶体??石英、云母、黑曜石,甚至一小块陨铁。
环心处悬浮着一颗核桃大小的黑色球体,表面光滑如镜,正以极其缓慢的节奏脉动,每一次收缩都释放出微弱的蓝光。
“这是……Ω核心?”
林小满通过远程连线惊呼,“理论上它只存在于数学模型中,没想到真的被制造出来了!”
周文昭的声音随即接入:“立即启动隔离防护。
根据《觉醒》报告推测,Ω核心并非存储介质,而是‘共情放大器’。
它能将个体的情感波动转化为可传播的声波能量,并通过舒曼共振频率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换句话说……它把人类的集体记忆变成了地球本身的一部分。”
李念戴上防静电手套,小心翼翼靠近装置。
在底座铭牌上,她看到了一行手刻小字:
>**“献给所有无法发声的人。
愿风替你们说话。”
**
>
>??叶知秋,1968.10.3
她的手指颤抖着抚过那行字,忽然察觉到底座侧面还有一个隐蔽抽屉。
拉开后,里面是一卷胶片盒,标签上写着:“最终课程?仅限听者开启”
。
她不敢贸然播放,而是将其密封带回营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