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人才使用上,跨国种业公司以其丰厚的报酬吸引了众多高素质的研发与营销人才。
负责“先玉335”
系列种子研发的先锋公司铁岭分公司,其研发人员的学历不低于博士学位,研发人员的收入更是高得吓人,而在国内种业公司,人才的培养、待遇等均远没有跨国种业有竞争力。
除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研发能力、人才使用等方面难望他人项背之外,中国种业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等方面也存在先天的劣势。
中国种业“产学研”
脱节严重,国内种企未能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研发体系,良种研发有一定国际优势和核心成果的科研院所,又因为资金、人才、管理上的捉襟见肘,难以将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
此外,前些年,中国种子市场频传“假种子”
案、农民因此绝收的消息,近年来,名牌种子屡被“套牌”
、“套收”
,严重侵犯了种子研发者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沉重打击了他们开展种子研发的积极性。
特别典型的事例是,2011年,刚开始有异军突起之势、能与“先玉335”
一较高下的玉米良种“吉祥1号”
,走上市场不到两年,其种子就被套牌生产80%以上,让该品种研发人无可奈何。
就这样,弱小的中国种业公司、落后的种业体制、混乱的市场体系,致使中国民族种业在跨国种业公司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三)种子安全: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中国种业的濒危状况引起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过多番调研,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除明确支持国内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外,也表明要规范外资在中国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经营和贸易行为,同时要对外资并购境内种子企业进行安全审查工作。
按照《意见》要求,农业部牵头推出了《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
在涉及外资在华投资部分,《规划》提出,5~10年内,中国仍然坚持只允许外资种子企业以参股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生产运营,且该类企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必须低于50%;另外,之前部分合资企业由外资独自掌控研发中心的局面也必须终结,改为由合资企业双方“共同管理”
。
除此之外,“2011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对外资并购中国种子企业的安全审查要求将更加严格,对外资在中国从事种质资源搜集、品种研发、种子生产、经营和贸易等行为也将严格规范。
行进十年,中国种业终于迎来自觉、自醒、自强的新时代。
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张家华、郑安俭等学者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一是提高对国内种业核心领域的保护力度,在WTO规则框架内进一步提高外资准入门槛,控制外资种业公司在我国实施合资并购的速度和规模。
包括:(1)对“外商投资农业领域目录”
进行重新审核,对一些敏感性种子品种严格控制外资准入;(2)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特殊保障条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保障规定,保护国内核心种业(如一些敏感性种子的研发、生产和推广等)的国产化发展;(3)依据《种子法》《外商投资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以合资形式进入我国种业核心领域的投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对外资种业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严格的技术化的行政调控;(4)适时、合理运用国际《反倾销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控制外资种业进入我国种业核心领域,并通过合理实用的关税结构调节外资进入的速度和规模。
二是建立国家种业保护与发展协调联动机制,以专门负责制定国家种业保护与发展长远规划,并根据国内外种业发展变化情况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种业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落实相关责任,检查监管效果。
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制度建设。
(1)采取ISO9000标准建立全国性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质量意识,对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全过程进行封闭管理,预防在先,层层把关,从“根”
和“源”
上保证种子过硬的质量;(2)修改《关于开展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1996年),将种子质量的自愿认证改为强制认证,确保种子质量,实现“一颗种子一颗苗”
。
四是多措并举,扶持国内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1)引导、推动国内种子企业向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2)组织国内种子企业以“抱团作战”
、重点突破的方式与外资公司抗衡,集中资源优势在某一作物类别或品种上打造与外资企业国际层面的竞争能力;(3)增加对敏感性种子品种研发的国家投入,推动国内种子企业尽快建立起自主创新的长效价值链;(4)建立扶持民族种业发展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与保障体系,包括由政府主导建立民族种业发展联盟、广泛开展民族品牌宣传、建立国内种业风险保障机制和国内种业金融风险对冲机制等;(5)为国内龙头种子企业主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创造必要的条件,培育出一至两个具有国际性影响和实力的种子企业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