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泰国、美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出口份额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80%,20世纪90年代一些极端的年份,仅泰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就占到世界出口份额的将近一半。
但美国大米品种多是中粒米或短粒米,只有日本人做寿司的时候才能用上,不符合大部分进口国的口味,在出口国中地位并不重要。
现在,泰国、越南和印度则占到全球贸易量的60%,三个国家对世界米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排名第一二位的大米生产大国未必是出口大国,印度虽然以近亿吨的大米产量稳居世界第二大米生产国,但是其大米出口量也只排到第五六位。
中国大米年产量1.8亿吨,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大米绝大多数用于自销,每年只出口上百万吨,加之一定量的进口,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用于贸易的总量偏小,参与大米的进出口国家不多,使得大米价格不波动则已,一波动就对一些国家带来伤筋动骨的疼痛。
一般认为,2008年的“大米危机”
有其“客观”
原因,即全球大米价格确实有大涨的理由。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到2007年7月底,世界稻米储存量达7210万吨,是自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全球库存消费比则创近年新低,达到16.9%,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安全线。
再加上还有异常天气的诸多炒作因素,如,中国的冰灾和东南亚遭受的寒流,稻米生产受到了影响;美国南部的暴雨和洪水也使得2008年的播种推迟了,头一年这个时候,美国6个水稻种植州已经有21%的稻田完成育秧,现在却只完成了11%。
更可靠的炒作缘由是,全球大米产量呈现逐年小幅上涨趋势,2007~2008年全球大米产量4.21亿吨,消费量为4.24亿吨,大米产不足需。
于是,在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均已轮番上涨的情况下,大米价格飙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多米诺骨牌是先从印度倒下的。
早在2007年3月,因为感受到小麦价格的疯涨所带来的强大通胀压力,印度政府强行关闭了期货交易所小麦和大米两个品种的交易,三家交易所的小麦和大米品种只能平仓不能开仓。
但政府此举并没有带来粮价的稳定,相反,一年之内,小麦价格上涨了180%,大豆价格涨了82%,最后轮到了大米价格的追涨。
而在印度,通常是用大米出口来换取小麦进口的,因为通常情况下,1公斤大米能换回来1.5公斤小麦,但在国际小麦价格大涨,大米出口价与小麦进口价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印度大米价格也开始上涨。
米价的上涨迫使政府一再对大米出口采取限制措施,从2007年9月,印度暂停大米出口,累计减少大米出口250万吨。
印度出口少了,寻求进口的国家只有在泰国和越南弥补供需缺口。
越南拿不出更多的米,泰国几乎耗尽了库存。
这就导致了国际大米危机的爆发。
菲律宾人开始抢米,他们的总统被迫用元首外交来求购大米。
以上就是2008年“大米危机”
的来龙去脉。
富有戏剧性的是,正当国际大米价格飙升至20年来的最高点时,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出警告,亚洲和非洲地区将可能出现粮食短缺局面,进而引发这些地区国家的骚乱。
此番警告被菲律宾媒体指责为,美国人的煽风点火加剧了危机。
在这件事上,菲律宾媒体的责难也许是对的。
煸风点火、推波助澜、落井下石是美国金融寡头操纵下的美国媒体常干的事。
但,美国人仅仅做了这一点点吗?
三、美国农业部报告:有形的数字操纵无形的市场2011年7月,中粮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费忠海对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6月市场数据提出质疑,2011年,从6月初到6月末,美国农业部对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库存量均做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正”
。
公开数据显示,该机构于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达到9230万英亩,比之前预期高出1.7%;6月初,美国玉米库存为36.7亿蒲式耳,比上年同期减少15%。
“这样的数据太不可思议了。
在过去的两年内,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农产品数据中,玉米的数据让所有的交易者感到像坐过山车一样。”
费忠海如此评价国际农产品数据权威统计机构美国农业部的公开数据。
他指责说:“美国农业部数据对我们这种研究者来说是一种侮辱,如果数据以这种方式公布,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就无法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可能造成极大损失。”
费忠海缘何有如此之论?他指出的仅仅是一个现象,还是在这个现象下面还有什么真相?
事实上,跟费忠海一样怀疑美国农业部用数据操纵市场的还大有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