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告诉他们一个小故事:此前,我曾在友人的安排下,与荆州的某位领导见面。
我向他讲述张居正,意在引起他的重视,能够修一修这座荒坟。
可是,他听了我的介绍后,立即回答说:“我正在规划,在荆州城内给关羽修一座中国最高的铜像。”
我听了甚为奇怪,放着自己的乡贤不管,却要大费钱财去为隶籍山西的关羽造像,这究竟出于何种动机?我想问他,但话到嘴边又打住。
道不同难与为言。
面对这样的父母官,我还能说什么呢?又过了三年,我的四卷本《张居正》已全部出齐,我得以有第三次机会到荆州谒墓。
在车上,在雪意渐浓的景色中,我向三位学者讲述了我头两次谒墓的经过。
著名明史专家王春瑜先生说:“你的《张居正》一书出版,且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想必张居正的墓不至于那么荒凉了吧。”
我也如此期冀,但这次的谒墓,我们仍深深地失望。
三年时间,荆州城区的建设日新月异,新建了许多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
合并后的沙市、荆州两城,中间的接合部成了美丽的新区。
我们乘坐的面包车驶进城中,已完全找不到前往张居正墓地的道路。
司机多次停车问路边的行人:“请问张居正的墓地怎么走?”
被问者皆一脸茫然:“张居正?张居正是谁?不知道。”
车子在城里瞎转。
这时,我想起了定居北京的刘心宇,便打电话问他。
他回答说:“你不要问张居正墓,你问菩提寺。”
果然,一问菩提寺,路人都知道。
我们终于也在颇费周折之后,再次来到张居正墓前。
比之三年前,这墓园除了对面新添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堆外,别无任何变化。
一样的泥泞、一样的荒草、一样的残碑、一样的断砖??????三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绕墓一周,对残冢一揖,也只能感慨唏嘘。
谒墓之后,车向三峡。
过枝江,丘陵渐多,辽阔的江汉平原已在身后隐去。
但三次谒墓的感受,却在我心中拂之不去。
当夜,在秭归的旅舍里,我写了七律一首,名为《再谒张居正墓》:
忍向荆州寻旧冢,三年凭吊我重来。
残碑更欲迷荒草,梵磬悠然怅客怀。
社稷频添龙虎气,英雄谁上凤凰台。
伊周事业千秋在,岂让丹心化作灰。
写完之后,我就想,待有机会再到荆州,一定要把这首诗,焚化在张居正的墓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